来还是不来?美高官访华又现“罗生门”

美国观察


8月12日,美国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正在考虑在未来的几个月中访问中国



但有意思的是,当有媒体就此事向美国财政部发问时,发言人却表示:“耶伦部长秋季没有访问中国的计划。”


细读这篇新闻不难发现,这位“知情人士”很可能就是美国财政部内部的官员,而整件事看上去也像是耶伦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先装作模棱两可,将访问中国的消息放出风去试探舆论风向,之后再根据事态发展决定下一步行动。



然而,这并不是耶伦第一次这么做,这样的“试探步”甚至可以说是她的惯用手段。


这位财政界高官,到底有多爱“试探”?


在担任美国财政部长一职之前,耶伦曾于2010至2018年间先后担任美联储的副主席和主席,在美国国内乃至世界范围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彭博社旗下《彭博市场》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人物榜单中,耶伦曾在2012年起连续5次上榜



这样一位在美国财政界称得上“德高望重”的高官,也有着一套她自己的做事方式。在2014年2月担任美联储主席之后,耶伦就在3月份的会议上暗示美联储有可能在2015年初进行加息


加息意味着更紧缩的货币政策,市场上的货币流通将会减少,因此投机活动也会相应减少


自2006年后美联储就没有进行过加息,同时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美国在2008年至2014年间一直保持着联邦历史最低利率水平(0.00-0.25%)



当2014年耶伦上台后,摆在她面前的是一个逐步恢复并已经有些过热的美国经济,摆脱超低利率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当时的市场虽然对美联储加息已有预期,但没有预想到变化可能到来的如此之快。


在耶伦透露美联储将要加息后(3月20日),美国股市立即走低,纳斯达克指数一周内跌幅超过168点



事后证明,耶伦此次提出加息,仅仅是释放一个信号,让民众与市场做好心理准备。在发现市场反应如此激烈后,耶伦推迟了加息的进度。


结果是直到2015年12月,美联储才首次进行了加息,同时加息的幅度也只有0.25%。



接下来的四年中,耶伦几乎每年都要在加息前进行类似的“通风”,这也成了她的惯用手段


在今年年初被拜登任命为美国财政部长后,耶伦也延续了这种风格。2021年5月4日,在《大西洋月刊》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耶伦表示鉴于美国目前经济的快速增长,为防止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美国可能需要进行加息


此话一出,市场又是一片哗然。


虽然美国经济确实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一季度为6.4%;二季度预计为10.5%),同时包括巴菲特在内的知名金融界人士都对美国通胀表示担忧,但耶伦很快发现她说话的时机并不正确,因为这样的消息显然会对美国经济上行势头产生打击。



于是在当天晚些时候,耶伦就改口称自己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不会尝试对美联储的决定进行影响。


可以说,近三十年的政治生涯让耶伦将这一套试探手段玩得炉火纯青


此次,耶伦又放出消息称要访问中国,毫无疑问的是耶伦包括拜登都有想要与中国进行进一步接触的意图,但对美国国内以及中国政府的反应还想进行进一步观察,这才有了又一次“罗生门”事件



如果耶伦来中国,会谈些什么?


可以确定的是目前美国方面有相当强烈的意愿同中国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


无论是在中美贸易还是气候变化等议题上,目前两国都需要一场高层会谈来达成些许共识


如果今年秋天耶伦可以访问中国,以下三点是最有可能被放到谈判桌上进行讨论的话题。



1、关税与贸易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


自2020年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已过去一年半的时间,然而美国公司却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


据华尔街时报8月6日报道,当日美国有近40家“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团体联名致信耶伦和美国贸易代表凯瑟琳·戴,呼吁重启与中国的贸易谈判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内容包括2020和2021年内中国在2017年数据基础上增加购买美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同时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保留了相当额度的关税


中国方面已经达到了协议中的大多重要基准和承诺,包括向美国金融机构开放市场以及降低农业壁垒。


而美国对中国施加的关税却使得美国工业在国内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成本增加,结果就是美国在出口这些产品和服务时缺乏竞争力



这伤害了美国国内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而耶伦本人也不止一次对中美贸易关系中的关税问题提出批评。


在7月份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耶伦就提出了对特朗普政府向中国施加关税结构的质疑,同时耶伦也表示,关税其实是“对消费者征税”,这无益于美国自身利益。



在承诺购买商品方面,距2021年结束仅剩四个多月的时间,然而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追踪得出的数据来看,目前中美之间的贸易额离达成协议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在给耶伦和凯瑟琳的信中,美国商业团体呼吁拜登政府开展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进而让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购买。



如果耶伦能够在秋天访华,关税与贸易问题一定是中美两国谈判中避不开的话题。


虽然目前美国国内有较高的呼声催促拜登政府展开与中国的进一步贸易谈判与合作,但即使真的到了谈判桌上,美国也一定会冠冕堂皇地借所谓的国际贸易规则向中国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因此,中美两国在贸易问题上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不会很大



2、高达28万亿的国债怎么办?


除去中美贸易,美国也有可能在国债问题上与中国进行沟通。



美国参议院上周刚刚通过了一项1.2万亿美元的基建法案,并开始了一场涉及3.5万亿美元的更大投资法案的辩论。美国政府如此“烧钱”,目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从短期来看,此次的基建法案让美国政府迈入了更深的债务陷阱,如果看看美国目前的国债水平就会发现,美国政府债务总额目前已经处在历史最高点,并仍旧在不断创造新高。



自新冠疫情以来,为了接济穷人、刺激经济,美国政府进行了巨大开支。


新冠疫情中,美国政府的支出比收入多出了313亿美元,而这一数据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仅为141亿美元。


耶伦在8月9日刚刚提醒美国国会,称如果美国再不注意债务上限问题,美国可能陷入债务违约,政府也有可能因此停摆



预计到2029年,美国的国债总额将达到89万亿美元。而中国已经连续四个月减持美国国债,根据六月份的数据,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已经降至1.062万亿美元


据此估计,倘若耶伦来华,美国可能会在国债问题上与中国进行交涉。美国可能希望中国增持一部分分国债,以此来显示中国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3、气候变化的“幌子”下藏着什么?


在彭博社对耶伦访华消息的报道中,提到两国可能进行的谈判中的唯一共同点是在气候问题上的担忧


但如今的气候问题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幌子”,在21世纪,气候变化衍生出的相关经济、外交和多边合作问题将会是更重要的议题。



自就任财政部长以来,耶伦一直是联邦政府中推动政府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声音之一。


在一次会议中耶伦曾表示,气候问题不光会导致自然灾害,她也担心气候变化会对美国金融体系构成潜在风险。不仅如此,拜登政府从上至下,无一不在谈论气候变化。但显然,气候和碳排放本身并不是美国关注的重点



特朗普在任时,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令全世界差异,同时美国在各国间的公信力也一落千丈


拜登上台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复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信誉,于是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并大张旗鼓宣称将要与各国合作应对气候问题


然而雷声大雨点小,截至目前美国也没有在其后领域做出什么实质性贡献。美国是真的关心人类命运还是更在乎自己的国际声誉,也一目了然。



声誉之外,清洁能源将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各国进行竞争的领域。


在国内,拜登的3.5万亿投资计划中有很大一部分被放在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拜登此前多次在讲话中提及,美国在21世纪内不能在基建领域落后中国。因此,当拜登在面对这项有关全人类命运的议题时,他想的也还是与中国的竞争。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间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


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碳排放大国之间达成协议共同解决气候问题,促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面临的挑战


美国“最有权力的女人”

是如何一步步爬上顶峰的


此番耶伦访华的消息虽然还未被证实,却已经引起了中美两国的激烈讨论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耶伦是美国政府中真正的实权派。四年美联储主席,如今又成为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最有权力的女人之一



从年少时起,耶伦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本科毕业于布朗大学的经济学专业,1971年从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耶伦在耶鲁大学经济学课堂上的笔记,被日后几代研究生不断私下传递,被称为该课程的“非官方教科书”


随后耶伦分别在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还担任过国会预算办公室、布鲁金斯学会经济活动小组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经济学小组的顾问。



优秀的学历给予了耶伦进入政治领域的资本:1994年,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提名耶伦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一职。


1997年,耶伦被提拔为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4年,耶伦任职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2010年,奥巴马提名耶伦进入美联储,担任副主席一职,四年之后,耶伦升任为美联储主席


纵观耶伦的学术与政治生涯,不难发现她属于“鸽派”,其温和且稳定的货币政策倾向是她被历届民主党总统青睐的原因。



同时,由于耶伦在金融危机以及之后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共和党人也对她保持着充分的尊重


特朗普时期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在拜登提名耶伦为财政部长时就曾表示,耶伦将是“我们需要的稳定之手,以促进适合所有人的经济。”


在担任拜登政府的财政部长后,外界普遍猜测耶伦在中国问题上也会延续之前一贯的温和策略



虽然她也一再就中国内政问题以及中国在技术转移和国家补贴等问题提出批评,但总体而言,耶伦更加支持多边主义与开放的贸易体系,并愿意就一系列问题同中国开展谈判。


结语


耶伦来还是不来,将是今年秋天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走向指标


此前拜登政府中访华的最高级别官员是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舍曼,但双方在谈判中显然没有达成太多实质性的共识



中国在天津提出的两份清单美国方面至今没有回应,与此同时拜登又在东南亚拉起反华联盟,两国关系不容乐观,可以说中美双方急需一次高层级别的会晤来就很多事情进行讨论。


如果耶伦此番访华能够成行,中美两国将能够就关税、知识产权等关键议题开展对话,这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利。


作者:吴博晋

编务:杜月曦

责编:康雅琦

图片来源:网   络



2021年8月18日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