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棋局:从稳中求进到失控边缘


民智专栏



(正文约7000字,预计阅读时间22分钟)


随着近日俄乌战事吃紧,欧亚大陆安全局势持续胶着,美国和欧盟通过一轮又一轮经济制裁遏制俄罗斯经济发展,促使其脱离全球价值链体系。在西方的支持下,乌克兰在前线战场取得了一定成效,乌克兰军方发言人10月9日表示,乌克兰军方自8月下旬发起反攻以来,已成功在南部赫尔松地区夺回约1170平方公里的领土。据此,西方观察人士认为乌克兰在东部战场上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会使普京遭到国内的强硬批评,这将动摇普京的政党,对其执政稳定性产生影响。


自从普京在世纪之交进入俄罗斯核心权力圈层至今,俄罗斯与普京其人牢牢绑定在一起。毫无疑问的是,普京是22年来俄罗斯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分析人士对普京执政不稳的讨论甚至期待不绝于耳,但均带有一定程度的预设立场和有色眼镜。西方认为一个稳定的克里姆林宫并不利于乌克兰赢得战争的胜利,为了分散普京的权力,撼动普京的统治地位,西方希望俄罗斯内部更加分裂而非统一。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普京需要继续应对西方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西方对俄罗斯军事和外交领导层的策动,煽动俄普通士兵叛逃对抗命令,鼓动普通民众群起抗议、拒绝战争等。但这些外部渗透策略的效果如何尚未可知。是否会出现一个足以撼动普京执政地位的继任者?进入西方所谓的后普京时代?为了探究以上问题,民智国际研究院在当前既有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梳理了普京执政稳定性的促进因素与不利因素。




暂处安全区的“棋王”——普京的现状


俄乌战争开始后,普京的反对者公开发声批评普京的决策及其领导风格,唱衰其治下的俄罗斯政权。普京的主要批评者、其任期内的第一任总理米哈伊洛维奇·卡西亚诺夫认为,普京9月发布的部分动员令将导致他被下台。


但现实或许并不会向着西方期望的那样发展。目前,普京仍然是最受拥护的克里姆林宫领导人及决策者,其治下的俄罗斯国家机构拥有强有力且稳定的对内控制权。2021年俄罗斯通过了一项允许领导人继续连任两届总统的法律,自此,普京有望将其统治一直延续至2036年。


从民调来看,在发动对乌军事行动后,普京支持率不降反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针对俄罗斯的两份民调报告皆显示:在2022年2月后,普京的在俄罗斯民众中的人气有所上涨,战后普京的支持率高达75%以上。根据Statista全球统计数据的统计,俄罗斯民众对确保普京继续执政的修正案态度积极。关于修正案,47%的俄罗斯人认为,这些修正案旨在为2024年后的政治制度做准备,允许普京以不同于总统的角色继续掌权。正由于近78%的俄罗斯人支持修正案的出台,这些修正案在全俄罗斯投票中获得批准通过。


(俄罗斯国内关于是否支持普京担任总统职务的民调结果。数据来源:Statista)



十拿九稳或失控边缘?


围绕普京的内阁统治及其在战时执政的稳定性,根据现有分析报告,乌克兰在东部地区的作战成果并未威胁到内阁对普京的支持,反而会进一步促进内阁鹰派的团结、提振对乌作战的意志。俄罗斯国内现有的鹰派人士对普京的进一步措施表示认同,他们认为在乌克兰东部受挫后,俄罗斯军队应该采取更强硬的方法。分析认为,只有当升级的军事措施完全失败且无法帮助俄罗斯军队阻止乌克兰的反击时,俄罗斯政治精英内部才会出现动荡和转向。


部分西方媒体和政见人士坚定地认为普京的任期不会如期延续,ABC发表评论分析指出当前普京的统治是脆弱的,他政治生涯的延续完全取决于乌克兰战争的局势走向,乌克兰战场的焦灼态势将会影响其执政稳定性,而部分动员令的发布则会直接动摇其统治。相似地,美国的批评人士开始热切探讨普京的继任者是谁或者说后普京时代的克里姆林宫将会呈现怎样的人员构成。有意见人士认为普京正在逐渐失去控制权,他的权力将随着战争的进行逐步易手给新的继任者——“没有人能明确知晓俄罗斯的权力将如何易手,或者普京统治的下一阶段会是什么样。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乌克兰反击取得胜利),普京的声音将越来越不重要。”



但也有不少分析家认为普京的政权将会长久稳定地持续下去,现在唱衰普京及其政党还为时过早。他们强调除非普京选择进行全面战争动员,将整个俄罗斯带入战争的泥沼,否则普京不会因为局部战争的失败而垮台。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精英在面对战争时并没有选择挑战或者反对普京,而是更多地倾向于服从或者中立,有分析报告显示,仅有为数不多的精英不顾个人风险,留在俄罗斯国内公开反对战争,而其他主要的企业家和知识分子已经逃离了俄罗斯或是继续留在国内维持原有的生活状态。俄罗斯精英阶层选择的差异化意味着“俄罗斯人组成挑战普京的广泛联盟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在短时间内,没有人具备推翻普京政府的能力,亦没有可行的建立新的俄罗斯政权的途径供俄罗斯人选择。



盘中稳棋:促进普京执政稳定性的因素


(一)法律与高层的支持

首先,关于总统任期的宪法修正案经全民公投通过,普京于2021年4月5日签署该法案。其在国内宪法法规层面上扫清了普京长期执政的法律障碍,使得普京可以在现任期结束后再连任两届,得以长期执政至2036年。其次,俄罗斯最大党派、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联合俄罗斯其他各党派,在俄罗斯杜马及联邦委员会中形成了支持普京总统的稳定多数。而梅德韦杰夫担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也为普京执政提供了有力的内部保障。再次,前苏联克格勃出身的普京在执政期间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得到了俄罗斯军方、安全机构和国防部等强权部门的支持。从俄罗斯内阁核心决策圈层来看,普京的支持者依然坚定。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和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一直以来都是普京的坚定支持者和政治盟友,亦是战争行动的坚决执行者。


(二)俄乌冲突部分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2014年,俄罗斯在普京的执政下成功吞并克里米亚,确保了普京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地位。俄乌战争发展至今,乌克兰四个州通过独立公投加入俄罗斯联邦后,普京发动战争的部分政治性目的得以实现,俄罗斯版图得以拓宽、确保俄罗斯和平发展的空间得以扩大、俄乌战线往西部推进并遏制北约东扩的脚步。这些“战果”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功于普京的战略决策。同时,俄罗斯也从未放弃与美国上层保持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战争走向失控的可能,这也给对普京执政表示担忧的人士打了一剂强心剂。随着俄乌战况升级带来的战场新动向,倘若未来俄罗斯在卢甘斯克的战役取得胜利,普京统治的基本盘将进一步得到稳固。



(三)制裁之下未伤及经济元气

早在本世纪的头十年,俄罗斯的经济在普京的执政下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其后续的稳固统治打下了基础。如今,制裁只是配合手段,无法单单依靠经济制裁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对俄罗斯来说,制裁在短时间内没有伤到筋骨。卢布汇率得以保持平稳甚至小幅走高,经济没有出现西方设想中的崩溃。在能源方面,OPEC宣布减产,国际能源市场收紧,俄罗斯所拥有的油气资源作为战略能源越发重要,普京的筹码在逐渐增多。反观西方,欧洲面临严重能源危机,美国无法为欧洲所遭受的制裁反噬买单。随着冬天的到来,博弈的主动权将越发向俄罗斯倾斜。此外,欧洲内部对制裁俄罗斯意见不一,民众反对对俄制裁的呼声愈发高涨,这些分歧现象和潜在的妥协无疑都将提升俄罗斯国内对于普京的经济决策的认可度,巩固其国内政权合法性。


(四)支持率升高与宗教保守主义站台

如前文所述,根据统计网站Statista提供的民调数据显示,自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普京的支持率不降反升,升至83%。虽然普京的支持率在9月份因宣布开展部分动员而略微下降至77%,但在俄罗斯仍有超四分之三的民众对其执政感到满意。一方面,俄罗斯对国内媒体的掌控和宣传,使得大部分民众对于“乌克兰正在迫害俄罗斯族民”这一事实深信不疑,进而使普京较为轻易地赢得了国内民众对其发动俄乌战争之决定的支持。另一方面,普京将宗教保守主义引入俄罗斯的国家意识形态,并使用宗教类比的方式来讨论安全问题。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国教,其在俄罗斯身份认同、国内政治和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大大增加,信仰与军事、俄罗斯扩张的捆绑从宗教角度为普京的各项行动提供依据,在占俄国总人口的74%的信教徒群体内得到认可,这也相应提高了普京统治的稳定性。



(五)普京强权与铁腕手段

普京有着其独特的政治操弄与手腕。由于历史的积沉,俄罗斯民众的民族主义、家国主义仍然被普京深深操纵着。普京把自己塑造成为俄罗斯民众所需要的领袖形象,其强硬的执政作风不仅没有引起大部分民众的反感,反而充满着号召力。不仅如此,普京还可以操纵选举和公众舆论。普京与统一俄罗斯党常年在民调与选举中均遥遥领先于反对党派,然而这些党派经常指出普京进行暗箱操作、修改民意。在培养他的亲信的同时还能改善大众的生活水平并享受高支持率。



尽管不少声音借着俄乌冲突大肆鼓吹普京大势的衰退,但最新的民调结果和普京在国家内部的实际控制权都表明其江山仍在的事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普京可以就此“躺平”,安于现状。事实上,当我们纵观全局便可知晓,随着国际形势的沧海桑田,“棋场”上的玩家早已不只是普京一人,他规划好的棋局也因此超出了他个人的预期,正在从稳中求进走向失控边缘……



敌棋围剿:阻碍普京执政稳定性的因素


(一)反对派与反战派助推

高层间的派系政斗对普京政权造成一定威胁。普京内部的宫斗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就暗潮汹涌。当时,站在普京对立面的有两拨群体:一是以阿列克谢·纳瓦尔尼(Alexei Navalny)为领袖代表的反对派。自普京千禧年初上任后不久至今,他们都坚定不移地与普京处处唱反调,并以推翻其政权为最终目标。尽管与普京的力量相比相形见绌,但这股在失控边缘的反动势力至今仍兴风作浪就足见其顽强。二是以国家杜马副主席伊戈尔·列别捷夫(Igor Lebedev)为代表的亲西派。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正值俄美对峙的风口浪尖,列别捷夫就曾多次公开发表崇美民主言论。这便被视作与普京威权主义的公然较量。


而俄乌战争的打响不仅激化了这二类群体的势头,更滋生出新的反战派系。这一派人多为叛变普京的前政府官员,比如因反战辞职的普京的前高级顾问阿纳托利·丘拜斯(Anatoly Chubais)和公开谴责战争“血腥、愚蠢和绝不必要”的前俄驻联合国外交官鲍里斯·邦达列夫(Boris Bondarev)。事实上,对无论哪一派系而言,单枪匹马与普京独斗都多是以卵击石,但普京不断将自己人推向反对阵营的举动无异于给予对手们整合力量的机遇。正如前能源部副部长弗拉基米尔·米洛夫(Vladimir Milov)叛变后以顾问的身份供职于对手纳瓦尔尼,并在CNN采访中透露俄罗斯有越来越多的精英们“开始质疑普京是否是正确的领导人”。随着普京不断树敌,对立派系间强强联合的潜在可能无疑是从内部瓦解普京政权的最大力量。




(二)制裁触及寡头利益与制裁的长期危害

俄乌战争打响后,西方社会扑面而来的制裁对普京的政权造成联动效应般的打击。这首先始于制裁带来的经济震动。国际制裁不仅冻结封锁了俄罗斯份量不小的银行资产,围追堵截了“老钱路”能源出口,也连带掐断了重工业、军用业、航空业、电子信息业等对俄来说至关重要的经济命脉。普京身边那些唯利是图的寡头被美西方制裁不可避免地针对。当年普京上台时给寡头集体“大换血”,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与寡头利益捆绑。而如今西方正是看中了普京的这一软肋。按疼寡头利益的伤疤一定程度上就等于直击普京权力的要害。现在,寡头群体已经怨声载道。例如,银行巨头、阿尔法集团总裁米哈伊尔·弗里德曼(Mikhail Fridman)和铝业大亨奥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jeripaska)等寡头都对普京发声表达不满,要求立即停战止损。还有一批以俄联邦政府高官和国企负责人为主的“沉默派”暂且敢怒不敢言但也骚动不止。


然而,尽管如上文所言,目前的制裁并没有真正损伤俄罗斯的元气,但前期出乎意料的制裁力度、当前普京蠢蠢欲动的动核念头、以及美国再发战争财下尝到的红利甜头都可能促使西方将制裁打成持久战。倘若西方真的破釜沉舟决意长期制裁,那么俄罗斯的经济将难以硬抗。届时,寡头对于普京的忠诚度将极速下跌,当真的危机他们的利益红线时,倒戈在所难免。到那时,最大的可能就是向反对派甚至西方阵营靠拢,经济的垮台便升级为政治的背叛。事实上,寡头艾基尼·列别捷夫(Evgeny Lebedev)已经联合英国政府对普京的战争行为表示了不满,并利用媒体在《伦敦晚旗报》上呼吁普京停战。




(三)俄乌战局滑向失控

无论是出于切实的地缘政治利益也好,还是象征性的政治姿态也罢,西方的武器支持对乌克兰作战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据白宫所称,自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约63亿美元的援助;北约在过去半年内也曾多次提供大型作战武器,从主战坦克到步兵战车和装甲车,再到各种火炮和榴弹炮,近期欧盟又追加了20亿欧元的对乌财政援助。有了硬装备的支持,乌军士气大振,屡获阶段性胜利,甚至近期有慢慢从俄军手中抢走部分主动权的苗头——先是解放东部哈尔科夫市周边地带,再是占领对俄军事意义起枢纽作用的城市伊久姆和库皮扬斯克。这似乎使俄方逐渐陷入被动的境地,直接给当初对战争结果预期信誓旦旦的他一记耳光——在10月14日举行的阿斯塔纳独联体记者会上,普京坦承“现在目前的整个情况是不令人愉快的”。


而真正朝普京政权抡向重拳的是外部军事干涉导致的失控战局下,内部两股对立力量的双重施压。一方面,求和派面对不利战局的前景,反对普京继续战争;另一方面,由安全机构和国防部组成的主战派急于求成,对普京“求稳”战略下俄军的不佳表现大为不快,不计后果地要求普京准许队伍全面开展。这对普京的大权极为致命。首先,军事内部的意见分裂将动摇作战的军心,使军队作战无法达成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对普京来说,退一步等同于立即送死,进一步意味着择日而亡,普京现在能做的只是维持现状。这确实能补一补眼前的窟窿,但这可能会同时导致求和派与主战派的不满。由此看来,军事因素的消极影响对普京权力的稳定起到由外到内、里应外合的撼动。外部的骚动时刻牵动着内部的失衡,内部的一举一动同步触发着外部的反应神经。二者都将普京推向危险的境地。



(四)普京支持率的两极分化

民众对普京支持率的两极分化也与实际经济价值背道而驰。数据显示,55岁及以上的俄受访者中,有69%的人关注战况走向,85%的人支持俄军事行动。这就说明,老年人是最关心俄乌局势、也是最支持俄军事行动的群体。相反,年轻群体(18-24岁)则对战争呈现相对漠不关心的态度,仅有28%的人表示关注局势。正因如此,普京的动员令收效并不显著,计划扩充30万兵力的号令一下不少国内人士“紧急出逃”,逼得普京无奈延迟部分动员令的执行。


而随着未来俄罗斯人口结构的变化,一方面,老龄化人口比例增长虽能带来杯水车薪的支持率,但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将给社会抚养增添负担,这或许让本就不堪重负的经济雪上加霜;另一方面,追求自由经济制度的中产阶级和“叛逆”的年轻群体占比增加,他们对普京民众支持率的贡献恐怕凶多吉少。





(五)普京过于强硬的性格

此外,普京本人的性格对其政权的动摇也起着催化作用,尽管这一因素相对次要间接。自上台以来,从最开始对待北高加索区分裂势力“发现就按死在马桶里”的挑衅到面对多次人质危机时宁肯自损三分也不让出一毫的决绝,普京的好战强硬性格展露无遗。普京于国家危难之际接棒并通过一系列雷霆手段力挽狂澜,使俄罗斯避免了分裂危机,经济逐步有所起色,普京的强硬与果决性格在俄罗斯民众中具有相当号召力。但俄乌战争使这种情怀和个人崇拜渐渐分崩离析,部分民众开始对此产生怀疑态度,如“亲西派”媒体常常指责普京的政策“反民主”。除此之外,俄乌战争局势的发展对于普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其牵扯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均有可能使得普京逐渐失控,在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无法理性决策;有学者称,新冠疫情爆发后,除了附和之人和鹰派同僚之外,能见到普京的人越来越少。在疏远了不同声音的决策人士之后,闭目塞听导致的决策失误也可能会在未来从内部危及普京的政权。




结语:再不变棋数 “棋王”将穷途末路


因此,所有的分析角度都指向同一条结论,即普京目前的政权暂处于安全区,他本人也能再按兵不动、顺水推舟拖延一阵,但俄乌战争激发的内外连锁效应已将他推至危机四伏的窘境,若仍旧安于现状将无异于坐以待毙。在政治上,即使普京通过修宪和对党派及关键部门进行重新排兵布阵的方式尚将权力的天平稳在自己的一侧,但反对派系间的壮大和媾和也不断撬动着天平的重心。同样,尽管上任之后有些军事战果,但俄乌战争后俄军的不佳表现与西方社会的制裁与诟病将俄罗斯军队内部搅得心浮气躁、裂痕重重。保守和激进势力像两匹即将脱缰的野马,时刻可能把普京的政权拉向失衡。


此外,经济制裁下的俄罗斯确实在短期仍旧扛打,反倒是西方因此受到的自损导致欧美大国间内讧不断,这都是普京稳固自己政权的算盘。但长期制裁对俄经济和寡头利益的威胁在现在看来很可能超出普京的预期,一旦危机逼近红线,经济问题仍然是普京政权覆灭最大的潜在危机。而如果说高层间的尔虞我诈是松动普京政权的致命武器,那么俄罗斯民众对普京支持的两极分化可能成为那最后一颗稻草。虽然总体执政支持率稳操胜券,但开战之后俄罗斯民间“老年族辈欢呼雀跃、年轻群体冷眼相待”的现状与经济及长远价值利益的背道而驰都普京来说也是弊大于利。谈完以上种种,最终回归普京本身,他对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操纵固然是“安内”的好手段,但曾经助力俄罗斯发展颇多的强硬个性却在为他的“攘外”之事帮了倒忙。总之,昔日的“金钟罩”不再坚固,如今唯有居安思危、占据主动才是普京继续维持政权稳固的唯一出路。


编务:张乐词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2022年12月22日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