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国的博弈本质:政治哲学之争?

 

(正文约24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作者:费兰花(Ramziya Fazdalova),俄罗斯在华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博士生

 

 

时至今日,学者们衡量“超级大国”的关键标准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一个超级大国必须拥有远超其他国家的经济潜力、军事实力、关键技术、先进科学和工业基础以及人力资本。国家力量的排名是不可能通过协商得出的,这些物质因素为其提供了一个可度量的标准。而无形因素则要复杂得多,量化软实力是困难的——对这类因素的评估容易过于主观,且容易被曲解。谁的文化影响力更强?谁的道德观更正确?谁的价值体系更好?这些问题导致了关于价值取向的争论,这对在国际舞台上定义超级大国无济于事。但是,仍然有一个重要的无形标准可以参考,那便是政治哲学的构建。

可以说,超级大国与在物质层面具有优势的普通国家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超级大国拥有系统性、合乎逻辑的国际关系政治哲学。一个超级大国,应该对世界的运行方法与规则,自身的目标与合法性提出独特的观点。政治哲学不是口号和陈词滥调的集合;不是对政治生活的包装或对社会生态的模拟,且不是单纯的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幻想。国家的一切行为都可以是政治哲学的派生,但不能穷尽超级大国间的国际政治互动。国际政治哲学是国际关系关键政治概念的具体解释——力量、权威、平等、正义等。这种解释应该基于国家深厚的思想传统和个体实践经验,从而使得所提出的政治哲学学说对本国和他国都有说服力。

那么,一个国家能否只凭借物质层面的优势来体现其价值呢?无疑是不行的。首先,一个国家可以仅依靠现实主义原则行事,集中力量推行实用主义政策,增加其物质层面的利益,并利用一切手段维系统治。然而,纯粹的现实主义迟早会冲破政权合法性的极限。如果对其存在的原因和目的没有明确的认知,政府只靠枪炮和金钱的统治将是不稳固的。

反过来,一个国家可以在物质层面落后的情况下传播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吗?当然也不行。某些时候,贫弱国家的政治哲学可以成为斯多葛学派的坚忍主义(编者注:Stoicism,斯多葛学派为希腊化哲学的一个流派,是一种个人美德伦理哲学。该派确定了通向幸福的道路,即一生实践美德并顺应自然)或英雄主义的典范,或能提出创新、有吸引力的观点。但如果没有物质基础,这些观念就是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

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拥有物质层面优势和自身政治哲学体系的国家少得令人吃惊。从表面看,创造一种政治哲学理论比建造导弹或核弹要容易得多——让“智者”们发挥头脑风暴,写一些基本的政治哲思,把意识形态理论变成宣传者的手册,就算是达成了初级目标。理想状态下,国家在实践理论的过程中就形成了政治哲学。事实上,许多这样的努力都失败了,并最终淹没在信息的喧嚣中。但仍然有个别政治哲学理论存在于某些强大载体的手中,这些载体正是当今的超级大国。

一个超级大国的政治哲学必须具有“主权性”吗?它是否必须仅以本国思想传统为基础?答案是否定的。具有全球影响力,且绝对原创的政治哲学理论是很难找到的。通常情况下,超级大国的政治哲学理论是普世的道德原则,各类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或保守主义的主要政治学说,具体国家准则,甚至包括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的宗教教义的混合。当今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将巨大的物质潜力和自己的政治哲学结合在一起——中国和美国。

美国政治哲学的核心是众所周知的,并在各个层面被广泛传播——从大学专著和教科书到宣传视频和社交媒体帖子。总的来看,美国政治哲学基于人权至上的自由主义原则,“消极自由”理念,公平正义理论,以及从这些法则中衍生出的制度观,即民主是政府治理和市场经济的最佳实践形式。这种政治哲学是启蒙运动和欧洲国家内部经验的产物,它通过美国政治经验而体现,并通过美国的物质力量来强化。这种基于欧洲传统思想的政治哲学很容易在许多西方国家扎根,尽管在某些地方它与实际层面的个人价值诠释相矛盾。最重要的是,这种政治哲学也有很强的现代主义潜质。美国乃至现代西方的政治哲学总体上是一种基于理性的解放、自由和进步的哲学。

中国的政治哲学核心一直鲜为人知,原因很简单,因为北京迄今并未采取合适的方式在国外积极宣传它。况且,中国的政治哲学在传播时总被西方污名化为意识形态宣传而受阻。长期以来,中国的政治哲学主要以国家为导向,具有系统性和深刻的反思性,并且具有超越国界的巨大潜力。它的基础观点包括:国际关系中的集体观念,国际社会的非零和博弈,并且否定竞争是国际竞争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中的强大影响则赋予了其现代主义潜力,并结合了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经验。中国政治哲学将人民民主思想与脱贫攻坚、减少社会不平等的成功经验相结合。在当今世界,中国是一个思想经过实践检验的国家。虽然通过融入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中国取得了许多成功。但在思想方面,中国更愿意遵循自己的哲学路线——参与非零和博弈,借鉴西方经验并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为中国服务的西方学说。

美国和中国的政治哲学会发生冲突吗?很可能会,因为美国一直视中国为长期威胁。而中国政治哲学通过提倡非零和博弈来避免美国对其的指责,这使它更明显地成为一种对美国政治哲学的替代选择。关于权力冲突中的物质因素或思想观念是否是首要因素,人们可能会争论不休。显然,如果有必要,国家可以利用意见分歧进行政治动员和巩固盟友。而且这样的想法越系统,越容易划分意识形态界限。

不过,美国和中国的政治理念是否能够充分自圆其说?答案并不是。美国和中国都将他们的政治哲学与现实主义原则结合起来。与国际竞争中的许多其他参与者一样,中美都考虑到了最坏情况的风险,并通过积累相互威慑的资源来为最坏情况做好准备。然而,政治哲学至少让两国得以维持或宣称其全球影响力的合法性。

最后,正如许多人所疑惑和关切的,俄罗斯有自己的政治哲学吗?到目前为止,答案是否定的。俄罗斯在其外交政策中回归现实主义原则,这已经算是一项成就,但谈论系统的、深入发展的政治哲学对其还为时过早。俄罗斯的政治观点体系明显缺乏现代主义的潜力,它的概念、解释和宣传口号仍然衍生自一套模糊的,甚至相互矛盾的想法。俄罗斯政治哲学的必要性本身可能也存在争议,但它显然植根于美国、中国和次要国家的观点体系中。

俄罗斯最近经历了其政治哲学构建工作的崩溃和损失,而这种崩溃早在苏联解体之前就开始了。或许正是出自苏联的经验,俄罗斯一直存在着对政治哲学延续的“过敏”。但在某个时候,美国和中国也可能将面临苏联所经历的问题——理论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脱节。因此,不受政治哲学影响也是俄罗斯如今的一种优势,使其得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经验,从而避免机械照搬他国的观念。毕竟,对俄罗斯来说政治哲学的成熟需要时间,其物质基础的培养也需要时间。

 

图片来源:网   络

 

 

 

2023年3月29日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