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生:高考虽公平,但我不是北京卷

「高考」,这是几乎所有人都会经历的人生大事,也是一年中全国上下都会为之惦念的日子。

 

虽然小智君的高考早已是过去了,多数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对那年一个印象深刻的瞬间就是:

 

在一次校考时,我的面前是仍留有很多空白的试卷和答题纸,旁边是埋头奋笔疾书的一群同学。我不经意走神瞥向窗外,看到操场上有人在打球,淡淡的拍球声衬着考场带着紧张气氛的安静。那时候小智心想,他可真是酷啊。

 

高考大军的队伍一年多过一年。一波波人迈过高考的大门,高考已经过去,但却又在随后年年惦念着,从未休止。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总是看到阵阵缅怀与共鸣,像是诉说着我们青春最珍贵与沸腾的部分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争论着另外的东西:「高考还公平吗」、「寒门能出贵子吗」、「高考能带来阶级跃迁吗」、「它还是穷人家的孩子绝地反击的机遇吗」……

 

 

01 高考,一场自欺欺人的「公平」?

 

小智君在上大学的时候听过一句话:如果你在一所还不错的大学,那么你想象不到你身旁的河南同学在高中时到底有多努力才和你坐进了同一间教室。

 

当人人都高喊「高考是最公平的竞争」时,河南高考生是最无奈的。

 

2023年河南高考预估人数130万,比去年又增加5万。这一数字不仅位居全国第一,而且比福建,内蒙,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加起来的报考人数还要多。

 

换一组数据,从去年各省市高考本科录取率来看,自主命题的两大巨头北京和天津录取率能够达到80%以上,这意味着大多数考生都会有个不差的归宿。

 

而这一数字在河南仅有37%。

 

 

有人对此表示不服。河南高考有一个指标是值得可喜可贺的,那就是一本率。虽然和京津那样的高考红利省市没得比,但去年河南的一本录取率已经达到11.93%的水平,这在约十年前只有3.5%(2010年)。

 

但必须刺破的真相是,一本录取率的提高,这是河南人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结果。专科院校技校上升为本科大学、二本摇身一变成一本,河南的一水儿大学,纷纷“升级”。

 

但真实的世界是个金字塔,隐藏着苛刻的鄙视链。学历内卷下,连博士生也可能找不到工作;一本瞧不上二本,但一本在985、211的光环下又一文不值,而985、211中清北复旦等那些赫赫大名又在顶端俯视着所有。

 

 

所以随着众多学校升级,一本院校的名号已经大大贬值,而对河南和一些采用全国卷的内陆省市来说更残酷的是,哪怕你自称一本,在别人眼中也是二流水准。河南一本录取率大幅提高的背后,更像是一场无人喝彩的自我感动。

 

而更无奈的,是我国高考制度的「地方保护主义」潜规则。

 

像北京和天津等省市的高考素来存在两个优势。一是刚才提到的「自主命题」,这是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在起点就让地方考生领先三分;二是在双一流高校资源本就多于其他地区一大截的基础下,「按省算分、化线、定额、录取」的规则让京津考生包揽去了大多半的名额。

 

换句话说,对于地处北京的清北人大、天津的南开天大,京津与河南考生的门槛本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以去年为例,在京津报考人数分别大概5万左右而河南则为125万的鲜明对比下,前者相对轻松地占据与瓜分着蛋糕的大部分,后者在僧多粥少的残酷现实中削尖脑袋争夺着剩下的一小块。

 

 

这样说来,当我们将高考与努力、公平、机遇挂钩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竞争背后的深处,仍旧无法逃离出生、背景、宿命这些我们极力淡化的东西。

 

02 「不公平」中的「公平」

 

尽管如此,高考仍然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途径,哪怕真正能做到鲤鱼跃龙门的只是少数。而高考的「唯一性」决定了教育资源不公,根本上还是无法回避的贫富与阶级。

 

这种不公平催生了像衡水中学这类「超级高考工厂」。应试教育成为了学生们通过高考赢过别人的救命稻草。尽管我们日夜高谈阔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高考面前,所谓的素质教育却是让深处贫困的孩子们失去了唯一竞争力的羁绊。因为他们支付不起素质教育的成本,而应试教育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的成本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

 

说白了,素质教育终究是有钱人家的玩物,听起来冠冕堂皇,其实却是他们试图用高昂费用作为门槛以维持垄断另一个的筹码。

 

 

而哪怕是在素质教育相对普及的大城市里,“不寒门”的学生也同样在内卷内耗。只不过鸡娃们从注重学科类培训的“荤鸡”,转变成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鸡”。

 

更残酷的是,贫富差距的威力从不休止。高考也好,大学也罢,都不是它的终点。上海在前段时间出台了新的落户政策,只要是QS(世界大学排名)排名前50高校的毕业生就能够直接落户。

 

这听起来确实是个有理有据的评判标准。可但凡对留学略知一二的人都明白的是,在这50所大学里,有些“水硕”的文凭是能够直接用钱解决的,甚至部分情况下留学机构都能提供“三包”服务。本质上,这终究还是个花钱买资源的过程。

 

 

那么,如此现实下,寒门是否再难出贵子

 

如果「贵」意味着帮助家庭实现阶级跨越,那么是的。从客观结果来看,名校中出身寒门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少。况且,就算对于已经跻身中产行列的家庭来说,想要通过高考实现进一步的阶级跃进也是不容易的。「贵门」也难出「贵子」。

 

但「贵」又何尝不能理解为走出寒门拥抱新的开始呢。开始走向更开阔的地方,开始找到更优越的选项,开始拥有更充沛的人生。经历高考,去为一个事物不留退路破釜沉舟,然后无论得到的是惊喜还是失落,都去勇敢拥抱结果,这就是高考作为人生重要一环的真正意义。

 

那么最后,小智君想和所有考生说,努力走到今天已经很棒啦,就顺其自然迈向岸上吧。不想说什么一飞冲天金榜题名,只想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撰稿:王加特、李丹凝

编务:叶林红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2023年6月14日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