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对俄制裁影响厚重,会对金砖机制内部造成裂痕与猜忌吗?
民智专栏
(正文约3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在金砖国家组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金融机制,是目前该组织最具发展前景的合作领域之一。在2023年峰会达成的金砖国家最终宣言中,金融政策备受关注。该宣言特别指出,金砖国家支付工作组(BPTF,BRICS Payment Task Force)应提供一份关于建立支付机制的研究报告,内容需包括跨境支付系统。峰会还达成了在金砖国家内部以及与其他伙伴国的交易中使用本国货币的强烈共识;同时支持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代理银行关系,推进本币结算。
除此之外,各金砖国家财政部部长与中央银行行长受命在下届峰会前,也就是在俄罗斯担任金砖国家主席国并在2024年喀山举办金砖国家峰会前,就支付机制的问题开展工作,他们届时需要汇报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宣言还提及了以下几点:一,强调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BRICS New Development Bank)在联合投资倡议中的重要作用;二,期望在金融领域建立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网络;三,表达了对单边限制性措施(制裁)的关切;四,支持在世贸组织发挥根本作用的情况下开放全球贸易。
▲ 2023年金砖峰会于8月22日至8月2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
《2023年峰会宣言》与之前的金砖国家文件一样,避免使用对抗性的语言。例如,其并未采用“用本币结算制衡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结算体系”的说辞。尽管人们对西方的制裁感到担忧,但这些协议也没有关注如何对抗制裁,更没有提及如何规避制裁。不过,虽然该宣言使用了克制的措辞,但它也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新现实——在目前动荡的国际形势中,尤其当美国使用美元作为武器实施金融制裁的做法日益猖獗时,金砖国家正在考虑以金融结算的多样化控制与规避风险。
对于金砖国家组织中的一些成员,金融结算问题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首先是俄罗斯,由于美国及其盟国对俄罗斯实施大量的金融和贸易制裁,其对全球金融多元化具有最强烈的意愿。虽然目前中国受到的制裁远小于俄罗斯,但从长远来看,中国也是利益相关者,因为美国正在加强高科技领域的对华出口管制。美国目前以所谓“人权问题”为理由,只对一小部分中国官员实施过制裁,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竞争仍在升级,这在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会的众多反华法案中都有所体现。若共和党候选人在美国大选中获胜,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将更加强硬。随着局势的升级,以制裁为表现形式的“金融政治化”也很有可能发生。
金砖国家组织的一些新成员,例如伊朗,也展现了对金砖国家新兴金融机制的兴趣。伊朗受美国制裁长达四十多年,几乎被排除在以美元结算为主的全球金融体系之外。此外,虽然以印度、巴西、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和阿联酋为代表的其余国家目前仍紧紧依附于现有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结算体系——似乎对这些国家来说,金融系统的多样化并不具备紧迫性,但若中美竞争进一步加剧、现有体系崩溃或与美国的双边关系恶化,它们也可能会对新机制展现出更多的兴趣。
一定程度上,虽然动机各不相同,但这些国家都乐于进一步发展新型金融结算体系。问题是,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否具备可持续性?这项任务的复杂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的困难,需要得到客观的评估。
问题一体现在金砖国家组织的性质上。这一组织类似于协会,而并非是一个拥有常设秘书处和机构体系的正式组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较为松散的制度结构赋予了金砖国家行动的自由性,并避免了繁杂组织设置可能导致的官僚政治,但从联合国的经验和教训来看,目前金砖国家的效率有限且改革困难,职能部门最终会形成一种半封闭的利益团体。同时,任何深度的一体化都需要一个制度框架,但金砖国家并未表现出已准备好开展组织制度化的意愿。除此之外,实现一体化的方法仍为难解之题。从点到面实现一体化是其中一种可行的方式,例如可以让某两个国家先谈解决方案,然后将其经验推广到整个组织。然而无论如何,鉴于建立结算系统的战略尚未完全制定,谈论金砖国家在这一领域制度化的具体步骤还为时尚早。
问题二体现在各个金砖国家的经济仍深受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对大多数金砖国家来说,打破这种关系将是痛苦的。即便是中国也不愿在结算中放弃美元,因为这很可能导致中美关系更加紧张,并破坏金融稳定。美元仍然将作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一种结算货币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显然,新开发银行也会避免与受到美国封锁制裁的个人进行交易,以规避美国的二次制裁。金砖国家组织各成员国央行也将美国的制裁视作金融风险,特别是在2023年12月第14024号行政命令修正案出台后。该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对参与俄罗斯军工企业交易或涉及美国出口管制清单所列商品交易的外国银行实施封锁性金融制裁。此修正案通过后,原先就对与俄罗斯的交易持审慎态度的其他友好国家银行将更加担忧。
不仅如此,以当地货币结算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美国可能会要求银行报告交易情况,并以此向各银行施压,因为拒绝提供报告可以作为制裁的理由。换句话说,即使本币支付明天就能正常运作,也不能够为美国对银行实施二级制裁的问题提供最终解决方案,银行将继续保持谨慎并要求“过度合规”。与此同时,甚至仅仅由于伊朗作为金砖国家成员国的身份,银行也会面临二次制裁的风险。金砖国家中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地区大国,导致这一组织更具政治性,并使组织内部潜在的财务结算项目变得更加复杂。
问题三体现在金砖国家内部各国之间的关系上。任何金融结算的深度融合都需要成员国之间的高度信任,而成员国之间存在矛盾将为实施大规模的结算项目增加难度,比如很难将金融结算与金砖国家组织中的某个成员国货币挂钩。从理论上讲,鉴于中国经济的规模,金砖国家的通用结算货币可以是人民币,但目前尚不清楚这在政治上能否被印度等国接受。换句话说,现在谈论金砖国家组织以某一成员国的货币建立类似美元的主导货币体系还为时过早。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让人民币国际化,并达到今天美元国际化的程度。
问题四体现在以本币结算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和分散性上。例如,俄罗斯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俄罗斯的出口大大超过印度的进口,俄罗斯方面有印度卢比的顺差。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一方面印度企业对俄罗斯市场的兴趣日益浓厚,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制定使用卢比去印度投资的计划。然而,其他金砖国家成员之间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应该成为解决结算问题的阻力,而应成为寻找可行方案的动力。
▲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让人民币国际化,并达到今天美元国际化的程度
鉴于金砖国家组织的特殊性、高度灵活性与薄弱的制度化等特点,它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些差异,包括在保持美元交易的同时对结算多样化的不同期盼程度,最初的发展步骤将不可避免地充满试探与谨慎。这些步骤可以包括在整个组织内建立一个系统,用于结算那些不受制裁影响或因特殊情况而得到制裁豁免的交易,尤其是医药、食品和其他人道主义领域的交易。此外,还需提升各国之间本币结算协议的抗风险能力。在这一领域,俄罗斯的经验可能会使其具有领先优势,鉴于受到制裁的规模之大,俄罗斯目前正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经验。
还有一种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金砖国家银行网络,致力于共同的结算项目。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主要参与者只能是大型银行。先行者可以是小型金融机构,它们的经验可以在未来推广到大型银行。与此同时,也应相应扩大各个金砖国家研究机构之间的专家合作,并密切配合金砖国家金融机构的工作,特别需要就制裁风险、银行对制裁的看法以及采取共同但灵活的风险控制办法等问题达成联合共识。如果各成员国愿意,也可以扩大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职权范围,以便更好地协调金融政策。最后,考虑到已经积累的投资、筹资、监管机构与企业在金砖国家组织内外的互动经验,在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基础上,或许可以先在一些成员国之间试验新的结算机制。
作者:费兰花(Ramziya Fazdalova),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商业顾问,俄罗斯在华学者。
编务:刘 晗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商业合作及投稿:dcthinktank@163.com
民智开通了邮件订阅,欢迎大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