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笑王”哈里斯,“懂王”特朗普正掉入轻敌陷阱
民智评论
作者:曾继儒,民智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标题:《哈里斯是特朗普必须正视的强劲对手》
(正文约2300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7月23日,随着哈里斯一句“我太了解特朗普这种人了”(I know Donald Trump’s type)落下,一套新的“检察官vs.罪犯”的话语体系或明或暗地被建立起来,美国大选局面陡然拉开了新的帷幕——由特朗普与哈里斯竞演的新一幕。犯罪之人参与竞选、检察官的支持者誓要将其关进监狱(“Lock him down”)——这不由让人想起美剧《哥谭市》。然而不同的是,这一次并没有蝙蝠侠来匡扶正义——或者说,本次大选,真正的蝙蝠侠将是美国人民,他们将决定谁来清理当前面临众多挑战的美国。
相对于为人所熟知的特朗普,哈里斯并不是一个知名角色——以至于在拜登退选并推荐哈里斯迎接宣战时,相当多观察人士对民主党这一选择持悲观态度,认为哈里斯在与特朗普的对阵中并无胜算。然而,近期的一些数据却近乎反转了这一印象:哈里斯在拜登退选的24小时内即筹集了8100万美元竞选资金,这创下了历届大选的记录。在民主党的倾力支持下,哈里斯,这位比特朗普年轻近20岁的政治“少壮派”迎来了她总统竞选的“首秀”。
民调数据也可谓出人意料。哈里斯宣布参选前,其连续两年支持率都在35%-40%徘徊,而不支持率则长期在50%上下浮动——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对于哈里斯对阵特朗普持悲观观点的依据。然而,民调在哈里斯宣布参选后出现了变化。继路透社/Ipsos民调显示哈里斯支持率领先特朗普以后,7月25日纽约时报/锡耶纳学院民调显示,特朗普在与哈里斯的头对头民调中仅领先1%;而将小肯尼迪纳入名单后,哈里斯则在三人民调中领先特朗普1%。而其他的民调数据也显示,目前两人的差距也在2%左右波动——想象中的特朗普压倒大胜并未出现,焦灼仍然是大选的主旋律——甚而当前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民调差距在哈里斯出阵后出现了缩小的迹象。
当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继续抨击民主党“做数据”、“造势”,认为哈里斯就应该不堪一击,特朗普“王者归来”大势所趋;但也许更为理智的做法是,面对数十份专业民调中确凿的数据变化,去思考为什么哈里斯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许多对于哈里斯的轻视之词指向的主要是她的知名度和政绩上的不突出,以及依靠“政治正确”上位等方面。然而,这些轻视之词人为地、刻意轻易地忽略了她在这些话题上的优势。
事实上,对于美国大选来说,对阵一方甚至双方在初期缺乏知名度是非常常见的,候选人需要通过初选等政治宣传流程逐渐将自身的政见、政策和个性为国民熟知;而“特朗普对拜登”这种前总统对现总统,甚至双方是易边再战的竞选在美国大选历史上反而是罕有。从这个角度上讲,哈里斯反而是民主党夹袋里最具有知名度的人物了——历史上,由副总统参选总统是比较常见的,包括拜登本身也是如此,这本身就一定程度上希望利用副总统的执政四年的知名度,以及对现有善政的继承关系以说服选民、提高在党派候选人在选民中的知名度。
另一方面,在美国的政治设计中,副总统本身是总统权力的代行者,是总统权力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权力中心。因而,在大多数时候,副总统是与总统一体、被总统所挟裹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彭斯拒绝特朗普要求后,特朗普显得如此愤怒,且美国政界对彭斯也态度暧昧的原因——维护选举公正显然是正确的,但副总统与总统分歧则显然违背总统权对副总统这一职位的要求。因而,作为副总统,哈里斯无论在知名度上,政绩上,都是被总统所遮蔽的;那些不支持的声音与其说是对哈里斯副总统任期的不满,不如说是对拜登-哈里斯政府的不满——哈里斯当然是责任人之一,但又有多少声音会真的认为一切都是她的错误呢?
▲ 2023年2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共同参加在费城举行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冬季会议。
而回到“政治正确”这一敏感话题。许多观点也将哈里斯“印度裔”、“非裔”和女性的身份作为其“上位”的缘由,因而判定她除了“政治正确”并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花瓶主义”(tokenism)的象征性产物。然而,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的逻辑问题。
该观点假设了身份政治是声势浩大而没有实际意义的“想象”。但似乎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美国身份政治的崛起,正是建立在事实而非想象的基础上的:亚裔和非裔等少数族裔的代表权的确未能充分实现;少数族裔数量和政治经济地位都在上升,但其政治权利却仍然得到满足;而在最现实的生活体验中,基于性别、种族的歧视甚至暴力行为仍然是广泛存在的——而上世纪的民权运动早已经证明了身份政治的严肃性、必要性和力量。对于一名女性或者少数族裔的选民来说,其当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具备女性和少数族裔身份的哈里斯会和她们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将会更能理解其面临的社会问题——不然还能是谁?获得提名后立刻攻击未育女性(Childless Cat Lady)的万斯吗?还是婚内出轨封口、在竞选中多次歧视女性候选人又把移民视为罪犯的特朗普?在以“无代表权不征税”为立国基础之一的美国,代表权本身就是切实可感的、现实到不能再现实的真问题。
▲ 2024 年 7 月 20 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与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万斯在密歇根州参与竞选集会。
特朗普加万斯的组合当然能够激发MAGA选民的热情,把特朗普营造成了美国“殉道者”和“圣徒”——甚至于一些选民和政客说出了“内战”一类的字眼。无可否认,特朗普当前的确是美国MAGA支持者,甚至整个右翼势力的旗帜和代言人——这的确是强大的力量。然而,正如右翼群体经常提醒“不要忽视那些看不见的人”一样,右翼自身也不应该忽视民主党和哈里斯的庞大支持群体。
谁才是被忽视的人?这是个问题。但美国的盟友们也许给出了违反直觉的答案:在英国,斯塔莫击败苏纳克赢得了议会的绝对多数;在法国,极右翼政党来势汹汹,“黄马甲”和拖拉机游行在巴黎此起彼伏——仿佛总统总理之位探囊取物,最终勒庞输给了马克龙,国民联盟同时输给了总统和左翼联盟;在印度,以印度教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著称的莫迪不得不和其他党派联合执政才能稳住总理的位置。
那美国呢?距离大选还有三个月,美国民众尚未进入大选状态,哈里斯的竞选政策也还未清晰——变数之下,一切预测都还是太早。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大选中,无论是最狂热的、尖叫的MAGA信徒还是最犹豫不决的、沉默的摇摆选民,他(她)们都有,但仅有一票。
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曾继儒,民智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硕士,研习兴趣为身份政治、性别政治、边缘和少数群体民主政治参与和代表权。
编务:李 君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及投稿:dcthinktank@163.com
民智开通了邮件订阅,欢迎大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