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凌胜利:中国外交如何既有里子又赢面子?
民智专栏
(正文约20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不论是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外交现代化都必须提上议程。7月中旬召开的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关于外交方面,大会决议要求实现“外事管理机制体制创新”,为外交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外交可谓是“既要里子,又要面子”。一方面,任何外交都以维护主权国家利益为根本原则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外交需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因此,外交现代化相比一般领域的现代化更为复杂,其机制创新也需实现“表里兼顾”,这就给外交外事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提起“令人满意的外交”,大多数人会联想到那些实现了国家利益的外交活动,并为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国家外交能力感到自豪。以近年来凭借《战狼2》《红海行动》《归途有风》等电影而走入大众视野的撤侨行动为例,撤侨行动属于外交中非常重要的海外利益保护活动。随着中国海外贸易、投资活动和出境人数的日益增多,海外利益保护日益重要,成为最能让民众直接感受“祖国力量”的外交活动。
▲ 2023年4月中旬苏丹发生武装冲突以来,外交部等有关部门、相关驻外使领馆、中国军队、中资企业紧急动员,通过5条路线将1500余名同胞安全撤出战火纷飞的苏丹。
海外利益保护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外交能力,即国家实力是否强大、是否有足够的保护力量、是否有出色的外交人员,还必须依靠机制创新指引和规范外交活动,才能最终维护海外利益安全。不过海外利益保护也面临着部门协调、法律适应、成本投入等问题,这也使得加强外交机制现代化尤为必要。
外交机制建设对于提升外交能力极为重要。由于国际事务日益呈现出“交叉趋势”,比如气候变化涉及能源、经济、政治责任等多个方面,因此必须加强跨部门联动。现在,我国的涉外事务已不是由外交部单一部门负责,各个部门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涉外事务,这也使得加强各部门涉外事务的统筹协调很有必要,这无疑需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各部门协同的合力。此外,顺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潮流,加强外交机制的科技赋能,也是外交机制能力建设的需求。
▲ 人工智能公司 DeepMind 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利用沟通在桌游“强权外交”中更好地合作。
最后,正如许多国际政治学者发现的那样,对国际机制的掌握和创新已形成国际制度性权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一国的外交机制应该与国际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提升本国在现有国际体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国际机制。如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均通过主导创设相关国际机制来进行霸权护持。
实际上,中国外交机制改革在几年前就已经逐步展开。首先,为了提升办事与统筹效率,避免“九龙治水”的情况,2018年国家改革了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等多个部门的外交工作,实现了对外工作权力的集中统一。
其次,中国也在摸索通过实现专业化来提升涉外机构的业务能力。比如,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就是目前建立的专门负责对外援助的机构。我国还设置了国家移民管理局。由于境外华人日益增多,类似于涉外民事权利等新问题与挑战也在频繁出现,这同样需要专业化部门负责。
此外,中国还在探索非传统主体外交。外交的主体一般是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而在当前,外交的主体也扩大到地方政府和非政府行为体。中国近年正在积极推动构建地方政府的外事工作机制。
▲ 城市外交成为近年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亮点。
例如,对于众多国际组织所在地北京来说,地方政府就面临着如何处理国际组织的豁免权、如何让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在京生活、工作与学习、如何管理外国人来华等事务。而至于非政府行为体如何将形形色色的社会力量团结起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则需要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以民间智库为例,民智国际研究院就属于这样新的非政府外交参与者,而智库的建设和运作机制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然,在关于机制最重要的法律方面,中国在涉外立法领域已经获得了一些突破。例如前些年通过的《间谍法》《国家安全法》《对外关系法》,但要注意相关涉外立法被外部污名化或妖魔化。
此外,中国在增强国内与国际机制互动、提升制度性权力方面也有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组织等国际机制,提出了三大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并于近期充当调解人,为巴勒斯坦各派达成《北京宣言》作出了贡献,这些都是中国近年来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成就。然而,这不意味着实际工作的进行与落实是一帆风顺的。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中国被一些国家抹黑为通过该倡议“对外扩张和输出”,这就对维护国家形象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许多国家国情差异很大,这就增加了构建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的难度。
最后,时代的潮流,即信息化、科技化和数字化,对于外交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提升和优化外交机制,增强其科技赋能。总之,中国正越来越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国际影响,都需要中国外交有所作为,外交机制能力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图为中国与印尼共建的雅万高铁。
注:本文根据2024年7月30日民智讲坛主题演讲整理而成,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原标题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外交机制变革》。
编务:李心怡
责编:王加特
图片来源:网 络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民小智君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及投稿:dcthinktank@163.com
民智开通了邮件订阅,欢迎大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