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标签化的乡村,我们并不“土”

乡村推荐


2019年已过半,还记得被称作2019年的第一个反转,发生在济南。


2018年12月26日,济南市槐荫区的一个十字路口发生了一起摩托车与自行车刮蹭事故,其中骑自行车的老人,在摩托车驶过一段距离后摔倒,摩托车车主返回扶起老人时,被老人咬定是因为相撞才摔倒的。


由于摔倒的时间有一定的延迟,摩托车主也没有意识到双方有刮蹭,认为是老人在讹诈。


由于以往也发生过类似“碰瓷”的事件,所以一众网友在调查通报未出,并未弄清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在网络上唱了一出又一出攻击道德沦丧的大戏。


结果之后的调查通报显示:两车确实有刮蹭,老人在刮蹭后失去平衡,不久摔倒在地。由于这个通报是2019年1月1日发出的,故此被称为2019年的第一个反转。



其实,近年来,这类反转事件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新闻事件中都变得越来越常见。


究其因还是人们的“泛标签化”惯性思维在作祟,在面对某一事件时,大部分人并不是在摸清事情原委后再做出判断,而是根据以往的刻板标签直接做出结论,甚至鲁莽的抨击当事人,结果经常发生所谓“啪啪打脸”的事情,而且有时还会对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


这种“泛标签化”无孔不入,同样渗透在人们对我国乡村的想象与感知中。


他们扎根土壤,却不应代言“土气”


农民与乡村经常被城市人烙上“土气”的标记,觉得他们在城市的某些行为笨拙、着装不时尚,经常被当以笑话待之,乡村也常常被认为是赤贫、发展落后的地方。


凡此种种,都是“泛标签化”的思维误区所造成的。



农民与乡村的确“土气”,那是他们过去长期扎根在土壤里的生产生活所赋予的“土”,而包含其它含义的“土气”,则是一种刻板的印象。


农民与城市里的人生活环境与背景不同,从小接触与认知的事情也各有不同。


农村人在城里的种种“笨拙”,跟城里人到了村里对农活、爬树、抓野味、识药草的不灵通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显然,以上两者的问题都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生活环境与经历所决定的,所以都没有什么可笑的。然而,村里人当真了,很多人也认为自己是土气的,一切价值取向唯城市马首是瞻。


到此一游,是得还是失


基本上来乡村旅游的都是城里人。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如同去任何地方一样,寻求攻略与导游的帮助,打卡所谓的“旅游景点”,顺便体验一下“被安排”的表演或民俗活动。接着,一段旅程就此结束。


其实,乡村里最值得发现的是农耕文化下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在农耕文明背景下,村民们散发出的生活智慧,然而对于这些价值,人们往往视而不见。



到此一游、打卡网红地点,或许满足了游客一时的快感,但是却错失了发现和体验的人生经历。


驻足街头巷尾、走入寻常人家、冥想沉淀,或许才是到访乡村的正确打开方式,自然的有所得,这应该也适用于去体验其它的地方。


民族与历史是特色,但不应被以偏概全


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被称作少数民族。但是,此时的少数却多被理解为独特。


进入少数民族村落,人们习惯性将村子里有物质载体的建筑、手工艺等都归类为民族特色,这个是XX族的XX,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


其实,回溯一下中国几千年的民族迁徙与融合,其间文化的传播与彼此影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仅凭标志性的某物单纯归类是违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问题。



一般拥有传统村落头衔的村子,其历史会更容易受到关注,人们关注的重点也多聚焦在其保持较悠久或完整的文化遗产上面。


一旦,这样的文化遗产发生改变或是消逝,整个村子就会被多数人觉的没有意思甚至是“一无是处”,见诸在生活细节的珍贵点滴就此被埋没。


另一方面,过度的关注,常引来商业的粗暴介入,这种消耗式的泡沫繁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以上种种“泛标签化”以偏概全的简单思维无孔不入,乡村也难逃其窠臼,常常把人们引入思维误区。


究其因,这与网络媒介时代快餐化、碎片化的“爽文化”相关。一时的快感剥夺了人们自行思考的权利,这不仅使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下降,也会对被标签化的对象产生不良影响。


正如查尔斯·霍顿·库利所提出的“镜中我”效应: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网络:图源

全球化 | 中美经贸 | 乡村振兴



2019年7月18日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