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代际婚姻观念差异背后的社会资源变化

   关注我们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哦!


乡村调研手记


乡村调研手记011


任何社会都会固化成一种形式,都会培养出一种习俗,但这种习俗总归会失掉某些抵抗力,产生某些变化。换句话说,习俗的权威总是要渐渐衰落下去的。

     ——埃米尔·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


在侗族,人们对于通婚距离的选择,往往采取的是“就近原则”


如在地扪,除了由于血缘的关系,有着各自然寨内不能通婚的俗规之外,目前同村内通婚的比率依旧高达75%


当地,一直有“外寨家有十等(一百斤禾),不如寨内五拜(五十斤禾)为佳”的说法。至今,70后及以前出生的人心里多少还有这样的想法。


以前,如果地扪的男孩子娶村外的妻子会被认为是没出息;而若是女孩外嫁,则会被认为是作风不正,只能嫁到外村。



1

八十年代中期后,地扪“通婚圈”的转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地扪尚属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都生活在封闭的农耕时代


在那时,人们的生活圈基本被限制在各自的祭祀圈与市场圈之中。


祭祀圈,一般在同一村落中,而初级市场圈则是从村落到乡镇再到县城,县城基本是当时最大的市场圈了。


故此,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绝大多数人的最大生活圈不超过县城


图一


“通婚圈”与“生活圈”基本重合,当时98%的婚姻都发生在本村内,只有个别夫妻的“通婚圈”距离超过了本村,也未跨越同一县城的距离。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的“通婚圈”距离开始不断扩大


至今,跨村婚姻比率已从2%扩大至25%左右。虽然,仍有75%左右的婚姻发生在本村内,但23%左右的扩大率还是说明了人们在经济形式、生产生活变化后,生活圈的扩大。



2

转折的导火索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地扪人的外出务工无疑是其“通婚圈”扩大的导火索


劳务输出的背后,是人们的经济形式、生产方式、生活圈子以及职业的变化与分化。


“生活圈”与“社交圈”,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断向外延展,从县城到州再到本省,最后跨省。因此,跨地域、跨民族的婚姻比率在不断提升。


此外,年轻人经过大众传媒的文化浸染与导向,婚姻观念与老一辈人,也产生了代际间的极大差异。


目前,常会发生父母对孩子跨地域的婚姻不满意的情况发生。


图二

3

代际婚姻观念差异背后的社会资源变化


当下之所以存在这种代际间婚姻观念的极大差异,是因为父母长辈与孩子之间的生活交往圈存在很大的不同,那么背后的社会资源自然也就不同。


对于老一辈父母而言,他们的生产生活阵地仍在乡村,习惯了农耕时代聚族而居,互相帮助的生活方式。



如果,姻亲关系在本村,那么就会更加方便走访亲戚。


在农忙或困难时,也会获得更多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援。这是他们整合社会资源最大化的方式。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多在外面工作,主要生活社交圈也在外面。


村内的社会资源对于他们而言就变得越来越小了,外部的社会资源才比较有吸引力。 那么,对于婚姻的选择自然不会拘泥于本村内。



作者:张媚,民智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地扪生态博物馆执行馆长。


文字编辑:韩铠宇

图片编辑:韩铠宇

图片来源:网   络


   扫描下方二维码继续阅读美文哟~


2020年6月11日 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