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归家(二):乡村消费需求的升级

   关注我们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哦!


乡村调研手记


乡村调研手记016


在前一篇文章《何以归家(一):向外涌动的空心村》中提到,地扪村村民通过当地产业所获得的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消费需求。


故此,村民们会选择向城市涌入,进行劳务输出,无法归家。


产业发展是造成这个结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这里所说的消费需求也不容被忽视,它一直是一个变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乡村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逐渐发达,村民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升级和转变。同时,促动着村民试图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满足当下消费需求的物质条件。



1

消费需求升级:地扪村村民的消费现状概况


地扪村的家庭结构主要为核心家庭或主干家庭,家庭成员平均为5-6人。


故此,家庭的主要支出费用为日常开销(衣食住行)、教育费用、礼俗社交费用,在外年轻人会有一些娱乐费用,少数家庭需承担医疗费用,每个家庭非日常但必要开销是建房费用。



衣食住行的日常开销虽然存在代际差异,但也是逐渐提升的:


如蔬菜、衣物,从自己种自己做到大部分需要向外购买。


如育婴费用,以前每一家都是用自家做的棉质尿布,现在基本都是购买纸尿裤,奶粉也变成了必备的消费品,玩具从长辈的手作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与高科技产品。


随着生活圈的扩大,人们日常出行的费用也在随之提升。


九年制义务教育并不需要家庭承担太多负担,但是孩子升入高中后,学杂费、食宿费以及生活费用,加在一起,一年也需要2-3万。



礼俗社交费用,在地扪是一项必不可少且花费颇多的费用。


虽然这里是主要劳动力向外输出的空心村,但是村子里仍有近1500人的基数。


平常的红白事除外,每年还有若干次,或是以家庭为单位,或是以组为单位,亦或是以寨子为单位的聚会活动。


类似的活动,每年20次左右,每次都是村民打平伙(AA制),一次每个家庭100元-200元左右。一年下来,再算上红白事的礼费,是笔不小的人情费。



针对不同的群体,还会有医疗费用和娱乐费用的支出,但这都是少数。


另外在地扪,孩子成家后,会与父母或兄弟分家,那么建房费用是每个家庭在进行结构分化时必不可少的支出。


一般的房子是2-3层,以一层平均10万的成本算的话,连装修等费用一起也需要花费30-40万不等,甚至更多。


如此,曾经算过一笔账单,地扪一个普通的5口之家,每年需要少则3万,多则5万及以上的支出。


现下的当地产业如何支撑的住呢?



2

消费观转变:消费符号性的凸显


村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其实标志着村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虽然,这样的转变有很强的代际差异。但是,毕竟正在转变消费观念的这群人是已经或是未来将掌握消费话语权的人。他们的消费观念主导着未来乡村的消费需求。


当下的乡村年轻人更倾向于享受型或体验型消费。



在他们身上,消费的符号性与形象性意义已经逐渐凸显。


他们将各种媒体与城市中所强调的潮流、品牌,当作自己艳羡与追逐的对象。同时,还把消费品的档次看做是自己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体现,以期构筑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


如此消费观念的转变趋势,必将导致乡村消费需求的升级。


乡村的产业发展,无法满足村民的消费需求。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村民的消费需求又在不断升级,对当地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产业发展的现状更加无法满足不断升级的物质需求。


如此循环之中,何以归家?



作者:张媚,民智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地扪生态博物馆执行馆长。


文字编辑:韩铠宇

图片编辑:韩铠宇

图片来源:韩铠宇


   扫描下方二维码继续阅读美文哟~


2020年6月23日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