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无法阻止,外层空间正在迎来“中国时代”!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民智国际研究院”进入主页,

再点击右上角“...”,将公号设为星标★

民智编译

导语:

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天问一号”进行了近火制动(俗称“刹车”),正式开启环绕火星之旅。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使美国的太空霸权开始感受到了危机,为了保证主导地位不受新兴大国挑战,美国不断通过宣传攻势,渲染“中国太空军事威胁”。

1月21日,拜登任命退役陆军四星上将劳埃德·奥斯汀为国防部长。这位新国防部长多次将太空称为作战领域。在他看来天基系统是美国军事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美中“大国竞赛”的焦点之一。美国应着重打造“天基平台”,增强“竞争优势”来对抗日益强大的中国军队

以下文章摘自外交学人文章“What’s Ahead for China’s Space Program in 2021?”(中国2021年航天计划前景如何?)和纽约时报文章“Five Takeaways From the Developing Spac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中美不间断太空战争的五大启示),阐述了中国的太空成就及其对美国造成的挑战,并论述和展望美国几届政府的太空军事战略。


(正文约2800字,预计阅读时间为9分钟)


对于中国航天业来说,2021年无疑是令人激动的一年。



2月10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火星探索飞船“天问一号”将尝试进入火星轨道。


一旦成功入轨,“天问一号”将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火星表面进行勘察并寻找合适的着陆点,着陆后,"天问一号"将进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表面的科学数据。


如果中国的“天问一号”能够成功进入火星轨道,顺利着陆并在火星表面部署探测器,那么中国在火星探索方面的水平将会一举赶超美国



不过,中国要成功执行火星探测任务,仍面临着多方面挑战。


虽然中国在月球上已经无数次实现机器软着陆,但火星登陆与登月的性质截然不同。


首先,火星存在大气层,这意味着飞船必须使用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而中国的航天工程师并不熟悉该项工作。


其次,这次的任务还必须克服火星引力的问题


此外,地球与火星之间高达4亿公里的距离也意味着通信困难和时滞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先前发射至地球同步轨道(GEO)的天链一号02星和天链二号01这两颗中继卫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火星任务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火星任务的圆满完成将展现中国的力量和科学精神,并以此作为增长和稳定未来创新的引擎


同时,该探测任务将是中国领导人提出实现2025年“中国制造”目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1年,中国航天的另一项关键任务是发射永久性空间站


中国一直在为空间站的升空和建设做准备:凭借数十年来临时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二号以及货物对接和长征5B火箭成功发射的规划和经验,发射永久性空间站的任务将在2022年最后期限前得以实现


天宫空间站将设在离地球350公里至435公里的低地轨道上运行,初步使用期限为10年。


建成后,空间站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驻留,而在航天员进行交接期间可支持6名航天员生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曾形象地比喻说:“如果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那么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当于是一室一厅的房子,而空间站则是带储藏间的三室两厅。”


天宫空间站的主核心舱是“天和号”,此外还配有两个实验舱“问天”和“梦天”。中国计划使用长征5B火箭进行约12次发射,以运输空间站基础设施



今年进行的首次发射将运输核心舱,之后是两个实验室以及命名为“巡天”的大口径光学望远镜。


中国的永久性空间站(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大小相似)计划于2022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长征2F火箭和神舟飞船将运送宇航员,长征7号火箭和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则计划运送物资和火箭推进剂。


2025年以后,国际空间站可能会面临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中国常驻空间站的成功搭建将为国际空间站提供替代方案,这意味着,中国可以为其空间站吸引更多的国际合作伙伴


鉴于国际空间站的不确定前景,欧洲航天局(ESA)局长扬·沃尔纳(Jan Wörner)已经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战略需求,特别是在空间站和月球及火星任务方面。



中国航天能力、预算的增加及私人航天公司的不断发展,意味着欧洲和非洲等地区将寻求与中国进行战略合作,因此也会扩大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外层空间政治影响力


中国战略家深谙,实力就是影响力


在中国的太空计划里,中国要在2045年成为重要的太空大国之一,并在2049年之前成为世界太空探索的强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献礼。


在这个战略构想中,中国并没有要加入美国主导的太空秩序,更没有与此相关的内容。


此外,中国航天科学家、工程师一直呼吁和支持国际上的航天合作与协作,包括与一些全球机构和国家签署特定协议,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国家。



美国曾顾忌苏联的航空计划会动摇它的太空霸主地位,而现在,美国也同样担心它的盟友和伙伴加入由中国主导的太空秩序中。


在美国航天局的高层眼中,中国太空计划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建立以本国实力为基础的,由中国领导的太空体系,这从侧面来看也是替代美国太空领导的又一体系。


美国宇航局前局长查理·博尔登提出:"我担心的不是中国要去哪探索,而是我们的伙伴会倒向中国......美国似乎满足于让中国去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这是短视的行为,且不是一个好领导的标志。"  


毋庸置疑 ,太空可能会迎来“中国”时代。


而在发射飞船、进行太空探索、建立新太空体系的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发展太空军用科技,希望在外层空间取得军事优势。


为应对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美国于2013年就制定了旨在加强潜在太空战争中美军实力的新战略,该计划在奥巴马和特朗普执政期间得到发展,预计会在拜登任内得到进一步落实。



此前,特朗普政府也试图发展太空进攻性作战力量。因此,美太空军开始运行一种新的进攻性武器系统,这种武器能从地面上发射能量束,以破坏轨道上的敌方航天器。


2020年,特朗普政府要求国会同意开始研制所谓的“反太空武器”,并将其预期成本定为数亿美元,而据说美军在保密预算方案中,这种进攻武器的预算开销还要更高。


1月21日,拜登政府正式任命退役的四星陆军上将劳埃德-J-奥斯汀(Lloyd J. Austin III)为国防部长。


奥斯汀告诉参议院,为了维持美国军事上的竞争优势,他将保持“激光般的聚焦”,以应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


此外,他还呼吁美国构建天基平台 ,并多次提及太空领域也是未来的中美角逐的战场

(注:天基平台武器装备是指以卫星、飞船、空天飞行器等位于地球轨道空间或临近空间上的飞行器作为运载平台和发射平台的武器装备,是争夺“制天权”、实现“以天制天”的关键武器



奥斯汀还提到,美国在加强“太空韧性”的同时,还需继续依靠太空企业的创新能力来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他说,凶险的新时代凸显了“加强外层空间作战能力”的重要性,而中国是“逐渐逼近的威胁”


尽管美国一再渲染中国“太空威胁”,强调中国航天科技和军事两个方面逐渐对美国产生威胁;但这种渲染的背后,也是对中国太空探索成就的一种重视和认可


而美国这种呼声和渲染的真实意图,可能是以此呼吁拜登政府看到太空计划的象征意义和实际作用,从而调整自90年代以来似乎失去目标的太空计划。


藉此,美国或许可以再次证明其在太空中的卓越地位,最终迎来属于美国的太空复兴。


图片

(本文由民智国际研究院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译者:熊卓寰

图文编辑:李知之

图片来源:网   络


2021年2月10日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