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钢丝的东南亚:如何在中美之间游走?

民智编译


Examining the Future of 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

评估中国与东南亚未来的关系

来源 | 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

作者 | 钟威廉;拉尔夫·埃默森;默里·希伯特等

译者 | 吉星宇


导语:中国外交天团步履匆匆,纵横捭阖,层层外交攻势,打破美国的“包围圈”。


3月中旬,中美高层会谈在阿拉斯加举行,中国外交天团硬刚美国布林肯和沙利文,让世界媒体侧目;紧接着,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华,共发声明夯实中俄盟友关系;之后,王毅再到德黑兰,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共同敲定中伊25年合作协议。


近日,应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邀请,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外长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随后韩国外长也即将来华访问。


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之下,东南亚地区是双方角力的重要地区。西方往往炒作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关系,渲染“中国威胁论”。此次四国外长访华,让人们看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抗击疫情到推进RCEP等议题上面存在着广泛的利益。


然而,对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关系,国外学者又是如何解读的呢?美国如何在东南亚分得一杯羹呢?


本文部分摘自《乔治城大学美中全球议题对话项目》,文章根据多名东南亚领域的研究专家、学者在讨论会上的发言整理撰写而成。


以美国的视角,通过中国对东南亚的政策和战略、东南亚国家对此的反应以及美国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的作用,分析了未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发展,并为美国现任政府提出建议。文系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正文约2900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1

经济驱动:中国的东南亚战略


“睦邻、安邻、富邻”是中国倡导新安全观的核心,也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东南亚有三个基本目标,即


(1)确保周边稳定。


(2)追求经济利益。


(3)保持在该区域的战略影响力。


在经济上的考量一直是中国制定政策的驱动力。


中国一直贯彻以经济利益为先的对外政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倡议,不仅帮助东南亚地区提高了其自身能力,同时使它们获得了巨大的贸易收益。


同时,中国一直希望通过与东南亚国家在各个层级上广泛接触,包括领导人、部长之间对话的官方机制,还有当地政府和各省之间进行文化交流而形成的广泛联系,以此来提升其在区域安全事务上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


尽管许多中国学者都认为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但他们对中国将该区域放在优先地位的目的看法,却各不相同。


很多学者对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野心都甚为担心,对于中国在该地区想要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是否想控制该区域的问题仍然有许多人关注。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想要一个和平的周边地区,来保障其经济繁荣发展,由此,中国采取了多领域的经济政策来确保东南亚地区不被美国所掌控,而且这些政策是相对成功的。


中国不仅支持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通过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建立起互联互通,而且支持在该地区内建立文化中心,鼓励海外华人对中国大陆进行投资。


而对于中国的野心和目标是成为东南亚霸主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学者也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总的来说,虽然现在做出这样的判断可能有点为时过早,中国在东南亚的主导地位暂时并不意味着排他性、也不意味着霸权主义


不过一些学者们认为“成本规模”可以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因为建立地区霸权将要求中国超越物质能力并在此建立更深的根基。


事实上,东南亚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本国利益至上。


如果中国真的在东南亚占据主导地位,这将意味着中国和东南亚实力相对弱小国家之间的权力不对称,而这种不对称性将导致这些国家接受中国带来的利益。


此外,一些学者还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它的目标并不是获取在东南亚区域内的主导地位,而是在东南亚国家站在错误立场、或是干扰中国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其成本,使得东南亚地区各国保持中立。


2

东南亚国家该如何面对一个自信的中国?


东南亚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反应可以被归为谨慎合作。


一方面,由于中国庞大的经济、军事规模、地理位置邻近以及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许多东南亚国家接受了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仍对中国想要主导东南亚的目标保持警惕。因此,东南亚各国立场的多样性体现出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反应。


例如,虽然一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与中国有紧密联系,但他们对中国所面临的经济挑战也保持着关注和警惕,担心东盟会成为中国经济利益上的牺牲品。       


具体而言,东南亚国家对中国政策的反应可以归纳为“三无一有”。



没有接受新秩序


首先,没有证据表明东南亚正在接受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南亚新秩序。在这一方面,东南亚各国既没有对中国崛起采取强硬的平衡手段,也没有完全地依附于中国。



没有改变美国的主导地位


第二,东南亚地区没有完全放弃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和主导地位。例如,许多东南亚国家仍接受美国提供的公共卫生培训,并与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建立官方与非官方的伙伴关系。




没有改变外交政策


第三,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明显改变,但为了让小国保持中立和话语权,它们必须团结在一起,有效地平衡外部影响。



经济发展作为对外接触的优先事项


第四,东南亚国家通过调整其对外政策,将经济发展作为与中国和美国进行务实接触的优先事项来保持其中心地位。


当下,东南亚国家该如何应对一个自信的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它的战略目标是在东南亚地区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开展经济合作,而不是惩罚那些威胁中国利益的东南亚国家。


因此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不要在利益问题上激怒中国才是关键,而且还要保证自身的中立性,在内部团结一致,将东南亚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单个国家。


目前来看,谨慎合作似乎是东南亚所采取的对华策略。


尽管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很熟悉,而且与中国打交道的时间十分长,但东南亚是否能够完全理解中国发出的信号,是否能够以类似的方式来处理双方关系中模糊的部分?


总而言之,对于东南亚来说谨慎的做法是不要用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东南亚之所以受到美国和中国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该地区对两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东南亚要尽可能地保持中立地位,游走于中美之间,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为了使东南亚在面对大国竞争时保持自主性和中立地位,东南亚各国需要在战略展望上保持一致,在共同观点上保持一致,并采取共同行动。但是对于东盟来说,做到这一点仍然是其面临的重大挑战。


3

在东南亚问题上,美国如何做?


对于美国来说,只要它肯花费时间在东盟成员上,便是取得中美竞争胜利的关键一步。


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基本上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过去一年里,他只与一名东南亚领导人通了一次电话,与一名东南亚高级官员开了一次会,这显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因此,美国若想在中美竞争中获胜,美国领导人必须去访问东南亚,在东南亚停留更长的时间,对该区域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并真正参与到东南亚的事务当中。


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建议:


首先,总统拜登应该在建设性接触和合作之间取得平衡,与此同时,美国必须与中国在全球治理上展开积极合作。


第二,美国必须展现自己。如果美国想与东盟接触,它必须推行自由主义价值,提供更多政策选项,支持人权。而对于许多东盟国家来说,他们欢迎一个让他们更为熟悉的美国,以及一个令双方关系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第三,新政府应该采取现实的多边主义政策,既与中国竞争,又与中国合作。


但是,东南亚的许多国家都在担心这样一种糟糕的情况:美国或许会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与中国的对抗上,而不是与东南亚国家的接触上。


但这个问题并非完全不对称,因为美国仍然是该地区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者,东南亚国家可以继续在经济、市场准入等问题上与美国接触,且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影响力暂时也不会超过美国,因此中国不会完全排斥美国介入来分一杯羹。


(本文由民智国际研究院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字编辑:林子怡

图片编辑:林子怡

图片来源:网   络



2021年4月2日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