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还是计划良久?中美双方为何在今天开启对话

民智锐评


美国“弹尽粮绝”,与中国不得不谈。


(正文约30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5月27日早上,在拜登上任127天之后,中美经贸领域释放出了“破冰的信号”。


中国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通话。


萎靡的股市应声而涨。埋头深耕国内经济建设的拜登,终于要“睁眼看世界”,开始着手处理特朗普遗留下来的中国问题了吗?


中美双方突然开启对话,究其原因,拜登前段时间打出的一颗颗经济“子弹”,不但自身副作用巨大,给拜登也带来了不小的后坐力,他急需通过在国际上达成协议来缓解国内压力。


毕竟,对外贸易若再无进展,拜登打出的刺激经济“子弹”可能就是美国经济“弹尽粮绝”前的最后挣扎了。


拜登的“子弹”


目前为止,拜登已经打出了三颗“子弹”,意在从各个方面激活美国经济,但是“子弹”们能成功命中靶心吗?



第一颗子弹——1.9万亿美元“美国拯救计划”


第一颗子弹,“美国拯救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发钱”


该法案中的约1万亿美元将为受疫情冲击的美国家庭提供经济纾困,转化成工人家庭每人1400美元的救济;再加上2020年12月的每人600美元,每个人收到的救济金共计将达到2000美元。


除此之外,该法案还包括疫苗分配,学校重新开放,失业保障等一系列措施,以帮助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低收入人群。


同时,拜登政府也希望利用这份计划实现鼓励消费和拉动经济的目的。


美国的失业率在2020年8月攀升至14.7%,达到了自1970年以来的最高点。因此,如何为这些失业群体提供经济上的保障,是美国政府迫在眉睫的问题。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拜登政府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发出去的钱并没有像政府希望的那样流入市场带动消费,而是流入了资本市场,进而造就了美国股市在2020年3月大幅下跌后长达一年的牛市。


相较于20年3月,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均实现了接近100%的涨幅。


大量的资本流入逐渐扩大了本就已经存在的投资市场泡沫风险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风险在逐渐扩大,只是人们不知道泡沫什么时候会破裂。而由此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之一就是投资的缩减和失业率的上升。


当工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收入,美国进入全面衰退的步伐也就会越来越快。



第二颗子弹——2.25万亿美元“美国就业计划”


其次,通过“美国就业计划”这颗子弹,拜登是想效仿“基建狂魔”中国,通过使用基建设施投资来拉动经济和就业。


该计划希望能够成为“对美国生产力和长期增长的一次性资本投资”


具体的投资方向包括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饮用水、电力、住房等诸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


当然,空口无凭,当你想了解一个人的想法时,应该看他们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


如果美国政府真的有心改善当前破旧的基础设施,加州的高铁建设也不会耗时十余年之久,成为世界级的烂尾项目。


美国建设基础设施的问题根源在于,联邦政府对于州政府在基建方面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以致美国的基建昂贵又低效。


对于拜登所提出的基建计划,州政府的配合,联邦政府的一致意见,以及当地民众的支持,缺一不可。



第三颗子弹——1.8万亿美元“美国家庭计划”


拜登的第三颗子弹“美国家庭计划”则瞄准了儿童、学生和他们的家庭。


这一计划旨在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改变美国儿童的教育环境,如投入2000亿美元用于普及幼儿园/学前班,让美国所有3-4岁儿童可以享受免费的学龄前教育。


再如投入1090亿美元用于让所有美国人,包括由外来移民组成的“新美国人”,可以免费享受两年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教育;其中75%的平均学费将由联邦政府支付,其余费用由州政府支出。


除了教育之外,该项目还包括针对儿童的税收减免和一系列带薪假期和食品援助计划。


拜登政府希望通过该计划,打破长期以来美国公立教育体系萎靡不振的困局。


目前的美国公立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失败”的代名词,许多学校沦为了所谓的“收容所”,仅仅是为了避免孩子们过早接触社会从而误入歧途而存在。


诚然,作为受到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群体之一,儿童和青少年理应得到政府相应的帮助。但拜登的援助实际上“治标不治本”,在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巨大的贫富差距的结构性问题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如果不从收入不平等的根源来解决儿童的教育问题,而是急功近利地做“面子工程”,该计划不会给需要帮助的青少年的教育带来根本上的改变。


子弹的后坐力


然而,“子弹”打出时的壮志凌云皆化为脱靶后的无奈。不仅如此,78岁高龄的拜登也难以承受住“子弹”的后坐力。



两党矛盾


拜登首先需要承受的后坐力便是两党分歧下民主党的式微。目前民主党和共和党在经济刺激政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为了替代拜登提出的总额为2.3万亿美元的美国基础设施和就业法案,共和党人于4月22日在国会提交了一份总额为5680亿美元的基建法案。


民主党指责共和党的方案不能覆盖到全部需要帮助的美国民众;而共和党认为民主党的方案花钱过于“大手大脚”,并且在其中夹带通过新能源替代传统石油能源这样的“私货”。


两种方案间金额的差距就是分歧的最好诠释。


虽然目前民主党在参众两院都占据着多数席位,拜登的法案大概率上不会遇到过多阻碍。但参议院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仅仅是51比50的微弱优势——多出的一票来自副总统哈里斯;而在众议院,民主党也未能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因此,一旦拜登决定忽视共和党议员的意见而强行推进经济刺激计划的话,共和党及其支持者必定会将愤怒转化成国会中期选举的投票,从而使得民主党失去目前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地位。


而失去多数席位意味着拜登在剩下两年(甚至是未来六年)的任期中,其政策制定和推行将会变得极其艰难,想必这也是拜登和民主党人所不希望看到的。



逃税


除了实施上的困难外,关键的难点在于如何筹集资金,而拜登给出的解决方案则是征税。


而这也带来了第二个后坐力—逃税。


美国财政部在4月份颁布的《美国制造税收计划》,就旨在15年内筹集至多2.5万亿美元,公司税率从21%提高到28%;对跨国公司征收新的更严格的全球最低税率,并且对企图避税公司加大执法力度等。


同时,拜登也呼吁将收入最高的1%人群的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至39.6%。


收税固然是政府最常使用的增加预算的方式,但副作用同样明显


一方面,美国最富有的1%的美国人依旧有着多种多样的逃税方式,例如注册海外公司和成立信托基金。


对于这些富人来说,他们有着足够的时间在这一法案通过前,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国际上的“税收洼地”上去;进而,这个法案最终也会失去了它本该达到的目的。


另一方面,提升企业税会促使这些资本家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工人群体上


对于那些并没有较强专业能力,工作可以随时被替换的工人来说,企业并不愿意在他们身上投入太多的经济成本。


根据税收基金会的预测,将公司税率提高到28%将使美国的长期GDP增速减少0.8%,减少15.9万个工作岗位,并使平均工资下降0.7%。


因此,税收的提升很可能对已经危机重重的美国就业市场产生反噬的作用。



在今天上午的通话中,美贸易代表戴琪就强调了美国以劳工为中心的贸易政策的指导原则。


然而,一项项计划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劫富济贫”,最后却还是会将代价转嫁到工人们身上,不免有些表里不一了。



通货膨胀


第三个后坐力便是通货膨胀,是美联储在过去十年持续开动的印钞机带来的巨大的反作用力


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美国政府便通过持续地量化宽松来恢复市场活力。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印更多的钱让市场有更多的流动资金,通过降低借贷成本来鼓励投资。


而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则是货币超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从2009年的接近8万亿美元增长到目前接近20万亿美元。


通货膨胀给人们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便是物价的上涨。根据统计,2021年3月CPI较2月上涨0.6%,相比20年3月则大涨2.6%。其中拉动物价的主要是能源价格,同比涨幅超13%;汽油价格也上涨超过20%。


现在通货膨胀或许还不明显,但当人们某一天发现自己连汽油都加不起的时候,通货膨胀的负面效应才真正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而美国政府应该如何避免经济刺激带来的通货膨胀?至少在可见的未来并没有出现有效的解决办法。



结语


当我们梳理了迄今为止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后会发现,现有的方案并不能够解决美国系统性的经济问题,并且还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


而这些计划的唯一共同点,仅仅是给拜登政府带来了可以向民众邀功的资本;而当热情退潮,美国人民会发现,经济依然萎靡,生活依然消沉。


因而,戴琦在这个时间点上与中国发起通话并不是突发事件,而是美国的局势已经到了不得不谈的地步。


美国经济急需一个喘息的机会,而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可能就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契机。


而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经贸关系仍然是中美之间的“压舱石”。通过经贸这块“压舱石”,中美将在合作与竞争中找到平衡点。


作者:王敬轩,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


文章编辑:郑亦哲

图片编辑:郑亦哲

图片来源:网   络



2021年5月28日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