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再对话!美专家从中国古籍中找到了破局之法

民智编译


What Han Dynasty China’s Financial Relations With Rome Can Teach Us Today 

来源 | 《外交学人》

作者 | 罗伯特·法利

译者 | 吴博晋


导语:

6天内两通电话,中美经贸对话再次重启。


2日上午,中国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而6天之前,他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刚通过电话。


往前追溯,中美关系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便处于紧张状态,三年来经过多轮谈判、美国政府换届以及新冠疫情影响,中美局势前景依旧扑朔迷离


中美关系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两国的贸易关系。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不断在经济上对中国施压,肆意破坏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基础,同时联合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阻挠。


反观历史,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自古有之,早在汉代时,中国便已同当时的罗马帝国进行密切的货物与商品贸易。当今的中美关系是否能够从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汲取教训或者经验,国家内部信贷与金融系统的稳定与否对国家间贸易产生的影响,是本文尝试去分析与探索的话题。


作者介绍了汉代时期中国与罗马之间的货物贸易以及罗马的信贷与金融系统,并尝试就此对中美关系前景提出预测


本文出自《外交学人》(The Diplomat),作者罗伯特·法利(Robert Farley)是肯塔基大学帕特森外交和国际商务学院的助理教授。


本文系作者观点,与公众号立场无关。


(正文约1000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有关中美关系未来的持续争论,也许会使大家重新想起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所下的结论:“东方”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不仅如此,当前中美之间的碰撞似乎也在印证这一观点。尽管人们对古代中国与西方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一直赞赏有加,这种“文明冲突说”却一直备受个别西方政客追捧。



现代的一些分析工具也证明了欧亚大陆一侧的社会发展确实能对大陆另一端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汉代时期中国虽然与罗马相隔万里,但借由帕提亚人,双方依旧保持了频繁的贸易往来。


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copan)在其新书《丝绸之路》中质疑了“东西方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说法,他指出即使在古代时期,亚欧之间也存在广泛的商业、社会和文化联系


考古学和史书资料分析也表明汉代时期中国和罗马都把维护两地间的商业联系置于较高的优先级


因此,从政治和社会制度来审视两国经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联系产生的原因。


首先,中国和罗马之间贸易往来的大量增加离不开罗马对地中海控制的巩固,以及古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过渡。


其次,汉代时期的中国比罗马帝国更加官僚化,而罗马经济似乎比中国更加货币化。


“罗马和平”(Pax Romana)为“金融公域”(Financial Commons)的存在提供了条件,使整个帝国及其他地区复杂的信贷和金融系统得以发展。


虽然,汉朝中国和罗马帝国都明白管理国内金融事务的重要性,并且都努力控制在各自经济中流通和流出的硬币数量,因此实际流入汉朝的罗马钱币相对较少。


但事实上,对促进和实现罗马与汉朝的贸易而言,这些信贷系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古罗马共和国晚期和罗马帝国早期发展起来的货币系统与希腊化时期有很大不同。


在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在波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王国。这些王国相互竞争、相互对立,并且他们之间缺乏统一的钱币。


上述事实使得这些王国无法建立远距离和长时间的借贷金融系统,也令他们无法像罗马帝国那样开展远距离贸易。



在这个意义上,汉朝与罗马的贸易不仅启示我们中国和西方的联系源远流长,而且提醒了我们信贷和债务系统对贸易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信贷和债务系统与贸易之间的联系并不稳定,这种联系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其往往依赖于霸权国家建立、维持金融稳定以及流动性的能力


这也使得如今中美之间迫在眉睫的金融冲突看起来更加复杂。


文字编辑:潘莹琪

图片编辑:郑亦哲

图片来源:网   络


2021年6月2日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