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总统到访亚太,三重特质决定未来中美走向!
时政观察
“全场紧逼”战术持续缩紧,美国要在亚太对中国施加更多压力了吗?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将于八月份访问越南与新加坡。
作为拜登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战略的一部分,继美国国务卿及常务副国务卿,以及国防部长轮番访亚后,哈里斯也即将踏上亚洲的土地,她将是拜登上任以来美国出访亚洲的最高级别官员。

此次亚洲之行将是哈里斯上任后的第二次出国访问。作为美国的二把手,哈里斯此次出访毫无疑问会延续之前美国在亚太外交的一贯风格:强化美国与中国周边各国的关系,进一步形成包围网,遏制中国发展。
但外交似乎并不是这个美国首位女性副总统的特长。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研究院安德鲁·科恩(Andrew Cohen)在一篇文章中曾形容她仍然在外交事务领域“蹒跚学步”。
今天民小智为您深度剖析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其人,看看这位副总统将如何影响美国的对外交政策,又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
一、人生经历
现年57岁的卡玛拉·哈里斯出生在美国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移民家庭。
她的母亲沙玛拉·戈帕兰(Shyamala Gopalan)是一名印度裔美国生物医学科学家,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
哈里斯的父亲唐纳德·哈里斯(Donald Harris)则是从牙买加移民至美国,在斯坦福担任经济学名誉教授。

无论幼年时的哈里斯当时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但她非裔和亚裔的双重身份让她的政治生涯在日益追求政治正确的美国政坛中如鱼得水。
选民往往会因为其少数族裔的身份为她投票,同时,她的女性身份也在日后成为了一个加分项。
在她七岁时,哈里斯的父母离婚,她与妹妹跟随母亲前往加拿大生活。童年时期哈里斯曾被继父实施性侵犯,这在很大程度上让她在日后的政治生涯致力于保护妇女与儿童权利。

随后哈里斯返回美国,在霍华德大学获得政治学和经济学学位,又在加州大学黑斯廷斯分校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在其求学生涯中,哈里斯主要关注美国的国内事项,并未过多涉足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议题,这与其之后的政治生涯发展也相吻合。
2004年,哈里斯正式担任美国旧金山地区检察官,七年之后升任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并将工作重点放至公共安全、刑事司法改革与LGBT权利保护方面。

2017年,哈里斯进入美国参议院,主管国内事务。四年之后,她宣布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但在初选前退出,后成为拜登的竞选搭档,并于2021年获得胜利成为美国副总统。
二、政治观点
哈里斯的政治优势十分明显,其少数族裔的身份背景在选举中备受青睐,同时三十年的国内政治经验也是她的巨大优势之一。
相比之下,外交经历上的空白很可能成为哈里斯在竞选总统时的最大短板,毕竟就职以来她也只进行过一次出国访问,还因此遭到了外界批评。这是哈里斯和拜登都迫切想要改变的。

入主白宫后,哈里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通话,讨论美国在全球内该如何领导各国应对新冠疫情。
此后,她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单独通话,并参加了美国和加拿大新政府首次双边会议。这些都是拜登在担任副总统时没享受过的待遇。

拜登还为哈里斯配备了高级的外交团队,据说哈里斯每天中午还会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共进午餐,她的国家安全顾问南希·迈克尔唐尼和菲利普·戈登也是有丰富经验的外交官。
但无论哈里斯如何“恶补”外交知识,其缺乏外交经验与处理国家间事务能力的现状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
也因此,外界普遍猜测哈里斯目前以及将来在亚洲事务上会“盲从”拜登的观点与政策措施。
在竞选总统时,哈里斯曾表示美国外交政策的最大成就是在战后帮助国际社会建立了各种国际机构、国际法体系以及民主国家。
虽然,哈里斯口中的国际秩序无非是按照美国的意愿运行的国际体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拜登一样,哈里斯也坚信盟友间的合作与世界领先地位对美国至关重要。

诚然,她曾经支持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决定,但其出发点是该协议在劳工和环境标准方面做得不够,同时损害了美国国内劳动力的利益。
在这种“美国优先”的观点下,哈里斯对中国的恶劣态度也就可以预见。
哈里斯曾不止一次对中国的内政问题发出指责,她曾表示在她的任期内,美国不会与中国断绝合作,但她会不遗余力地与其他国家一道对中国的人权问题提出抗议,并恢复美国自身的道德权威。

一系列的表态都显示出哈里斯如同大多数美国精英政客一样,在中美关系上只追求单方面的利益,并不惜为遏制中国做出巨大努力。
此次访问越南与新加坡两国,其目的也是为了在东南亚限制中国的影响力,使东盟各国加强与美国的联系。
哈里斯上台之后并未明确指出其外交方面的优先事项,但根据美国白宫工作人员透露,哈里斯在未来可能会将网络安全与全球健康视为其外交政策中的首要任务。
但这让人不禁生疑,结合之前哈里斯极度匮乏的外交履历,选择这两个新兴领域作为外交优先事项,是否是因为哈里斯对其他外交领域并不了解,只能选择通过这两个门槛本就不高的新兴领域进入国家间外交。
拜登上台以来一直在网络安全方面对中国以及俄罗斯指手画脚,并指责两国对美国不断进行网络攻击。

2021年5月以来美国有多家企业遭受网络攻击,导致美国供应链遭受巨大损失。事后,美国将矛头直指俄罗斯,认为俄罗斯政府应当为这次的网络攻击事件负有相应责任。7月19日,美国又和盟友一起抹黑中国,称中国必须为“恶意网络行动”负责。

作为拜登政策的追随者,毫无疑问哈里斯在网络问题上也会对中国采取相同态度,同时在未来也会以此为由不断在网络安全方面联合其他国家抵制中俄。
哈里斯也对5G和宽带接入技术十分感兴趣,在她看来,技术是与中国地缘政治竞争的核心。
无论是谁成功地构建了未来的技术,都可以有权力制定未来的规则,这对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此之外,哈里斯还将自己的外交政策重点放在全球健康问题上,包括气候变化、孕产妇健康、儿童健康以及粮食和水资源危机等。
结语
目前看来,哈里斯的一系列外交政策不过是拜登的延伸,此次访问亚洲,也是拜登在东亚和东南亚遏制中国战略的一步棋。
她在新加坡与越南的会谈,无非是想在国防、网络安全等领域与这些国家加强合作,并且在南海对中国加以限制。

而哈里斯的外交重点更加偏向网络安全与健康,这两个议题都将成为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中的热点话题。
在网络安全上美国一直无端指责中国,但环境问题与全球抗疫是中美两国在未来有可能会进行合作的领域。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志于竞选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哈里斯有可能进一步插手亚洲与中国事务。
中美关系在竞争的大背景下是否能有更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哈里斯的努力。

作者:吴博晋
编务:杜月曦
责编:康雅琦
图片来源:网 络
